国内外巨头加码云大战,“小清新”网易也要云上升级

一直以低调著称的网易也坐不住,要进行云上升级了。

“云”上的战争近来有白热化的趋势。不仅各大BAT加码,万达等非互联网公司入局,一直以低调和“小清新”著称的网易也坐不住,要进行云上升级了。

据界面报道,网易预计在今年5月将各大云产品打包成网易云对外推出,以全新的统一形象面对消费者。成立19年,网易似乎一直更擅长做C端产品,如今升级云市场战局,尝试加码B端产品,不知能否像网易云音乐和网易电商那样带来惊喜。相比其他几家互联网巨头,网易云是在2015年才正式走向市场,看起来似乎有些姗姗来迟。

但早在2006年,网易就成立了杭州研究院。截至去年年底,该院已有1200多名互联网技术人才,构建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包括各种云计算技术,同时在全国多地有自建BGP机房和全球30多个网络节点。

2015年,意识到企业级云服务市场的成熟,IM即时通讯已经成为企业级服务中的刚性需求,网易宣布推出即时通讯服务PaaS平台网易云信,正式进军云市场。

到2016年下半年,在网易云这一框架下,网易推出了七大场景化云服务产品,开始大规模布局云计算领域。这些产品包括网易蜂巢(Docker容器云)、网易云信(IM即时通讯云)、网易视频云、网易云捕(质量跟踪平台)、网易易测以及网易七鱼(云客服)和网易易盾(反垃圾云服务),其旗下的各个场景化云服务产品都有自己的官网和独立品牌。

所谓的场景化云服务,大致是基于基础云服务,给企业提供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网易云信提供的是即时通讯云服务,网易七鱼面向的是智能客服云,网易易盾致力于反垃圾云服务,而网易视频云则聚焦于当下火热的直播。

网易选择从这一块市场切入,依然和CEO丁磊讲“情怀”不无关系,正如其所言:“网易云产品的推出,要解放全中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让他们过上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幸福生活。”

举个例子来说,“调试”和“上线”是每一个软件/App 面临的标准流程,这对于初创团队是个几乎绕不过的坑。在虚拟机环境搭建中,微小的改动都可能导致整个过程无限反复,耗时巨长。在网易看来,网易蜂巢就是填坑方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用容器技术搭建了一套标准的 App 测试、上线流程,搭配全程傻瓜服务,这样程序员就不需要来回多次编写程序。

传统云服务分为IaaS、PaaS和SaaS三层,分别为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从功能上来看,网易云重点提供Paas和Saas服务,避开已成红海的IaaS领域,有助于和阿里云、亚马逊AWS在布局上形成差异。后两者主要通过IaaS建设基站,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给企业、开发者提供存储和数据分析等服务。

从目标用户来看,网易云主要面向创业团队和互联网应用。其旗下的各类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依靠其本身的云服务,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MOOC等都在使用网易云产品的服务,内部产品使用比例高达90%。比如在内容安全方面,网易易盾最早起步于网易邮件反垃圾系统,现在扩展到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检测过滤。从今年开始,网易云计划继续深耕场景化云服务,并聚焦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三大领域,上线更多产品。

各大玩家入局

最近两年,云服务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捞金池”。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公有云服务,如今更是有加码的趋势。

几乎没有互联网巨头愿意放弃云计算这块蛋糕,继阿里、腾讯、百度之后,在C端市场创造了神话的互联网玩家们,如今已悉数涌向了企业级市场。同时,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也对云计算虎视眈眈。这一现象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市场。在国外,亚马逊、微软、谷歌等早已入场,甚至市场份额已经超过IBM、思科、甲骨文等从B端市场赶赴云计算领域的玩家。

互联网巨头们进入云计算的逻辑是,可以将自己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对外开放。比如阿里云在金融、电商方面的优势,腾讯的游戏云和移动云,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局,网易利用的则是自身在即时通讯、反垃圾、直播等方面的优势。

从市场份额上来说,国内的云计算市场,阿里云排名第一,随后是腾讯云和天翼云。而国际市场上,亚马逊的AWS则占绝对优势。但随着其他巨头加码,企业份额差距有不断拉近的趋势。

把眼光放到国外,《财富》报道称,公有云市场目前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包括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平台。但甲骨文表示不服,其联席 CEO 马克·赫德认为,甲骨文的数据中心效率更高,因为它们运行甲骨文自家的硬件和强大的数据库,所以仍有机会胜出。

再看看国内,为了让企业和开发者快速获取AI能力,百度云近日和NVIDIA合作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公有云上基于虚拟化的托管集群——百度云深度学习平台。一直不温不火的百度云暗示,如今风光的不一定就能笑到最后。其总经理尹世明强调,目前国内的云采纳率还很低,远没有到“血拼”的程度,要等到未来3-5年,才会有更为清晰的竞争态势。“云市场竞争是一场马拉松,现在来看发展有先后,但在巨大的机遇和市场面前,现在的差距并不能决定长远的市场格局,百度云的机会仍然很大。”

华为在近日举行的分析师大会上宣布,将“走一条不同的公有云发展道路”。并要在公有云领域坚定地走下去,在5年时间内,完成数字化转型。其神秘新组织公共云服务业务部门Cloud BU也在会上浮出了水面,华为表示将为该部门招聘逾2000名员工,扩大云计算业务。同时Cloud BU业务范围横跨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业务三大板块。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硬件商,万达最近也表示看好中国云服务市场前景。考虑到万达自身业务发展的刚需,其计划和IBM联手进军公有云市场,并表示此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私有云方面的研究工作。

各大巨头之所以都不愿意放过云计算这块蛋糕,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市场真的很大。近年来,全球云计算都在迅猛发展。《2016年中国云服务及云存储市场分析》显示,2016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这个月初,工信部指出,到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预计达到4300亿元。

随着云服务市场中的玩家和资金越来越多,如今的云巨头与其他玩家的差距可能会逐渐缩小,产品也将随着市场的成熟日益趋同。为了留住客户和市场份额,提供生态和打造品牌或许会是一个好的打法。IDC就认为,市场竞争的下一个阶段将是生态系统的竞争。这或许也是网易打包各大产品,推出全新统一形象的原因。通过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无疑将有助于随后进一步建立生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188.html

(19)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17年4月17日 下午10:54
下一篇 2017年4月18日 下午12:51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卓别林永不过时?

    作者:Steve Massa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Criterion (2019年10月3日) 当查理·卓别林在1925年到1928年期间拍摄《马戏团》时,他的制作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了。 在拍摄样片的第一个月里,这位喜剧人遭遇了诸多问题:一场大火摧毁了摄影棚和马戏团的布景,与美国国税局的问题,以及与丽泰·格雷的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这些足够搁置…

    2025年4月6日
    5500
  • 中国电影有一个日本老师,教会我们很多

    今天来开启一段尘封的影史秘辛,介绍一个许多人也许没有听说过,或者听说过但不够了解的日本电影大师。 他就是内田吐梦。 内田吐梦和高仓健 内田吐梦的辈分,和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是一代的,比黑泽明还大半辈。 但他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1970年内田吐梦因癌症去世的时候,著名的《视与听》杂志只用了一行文字报导这条消息。 但内田吐梦和中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这是我们后面…

    2025年3月31日
    3400
  • 美国唯一自救方式,是鲍比当总统?

    译者按: 许多电影在制作的时候就决定启用复古怀旧的力量,或利用当时的流行元素,或联系独特的历史事件,以此来靠近观众,并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当这些影片处理的又是政治事件的时候,气氛则会变得更为微妙,有意无意地牵动着人们带有偏见至少是异议的敏感神经,比如「刺杀事件」。 罗伯特·奥特曼执导的《纳什维尔》,一直都堪称美国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而这次美国电影评论家乔纳森·…

    2025年4月11日
    2400
  • 迈克·李谈新片,还在坚持!

    作者:Jonathan Romney 译者:易二三 校对:覃天 来源:Sight & Sound (2025年三月刊) 世界在变……伦敦在变……迈克·李仍在坚守。 迈克·李 我来到国王十字区的一间办公室,与这位英国导演进行访谈,37年前,他在这一片区域拍摄了《厚望》(1988)。当时,该地区是出了名的浮…

    2025年3月25日
    4500
  • 年度唯一必看的名额,选出来了

    艾弗砷 没有其他行业比娱乐业更喜欢自我庆祝和自我讽刺。也没有其他的艺术形式像电影这样沉溺于给自己颁奖。好莱坞喜欢对自己倾注爱意,早已不是秘密。无数电影围绕着电影制作的痛苦和狂喜展开。 《彗星美人》《最后的电影》《包芬格计划》《艾德·伍德》《好莱坞式结局》,这个名单可以拉得很长。 《彗星美人》 每个时代都有新的电影在哀叹电影的衰落。但电影的加速衰落确确实实正发…

    2025年4月7日
    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