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作者:Nick Pinkerton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标准收藏》

我们放开了说吧: 成龙的《警察故事》(1985)以商场大作战为结尾,这部电影之于动作片,就像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之于交响乐,或是查尔斯·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之于十九世纪的小说,或是泰奥多尔·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之于表现派绘画。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1985)

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完全达到了现代人在某个领域所能做的努力的顶峰——记录了脆弱不堪的血肉之躯齐齐充满力量地运动——该片至今都是星光闪耀的标杆作品,永远是个奇迹。

《警察故事》展示了导演兼主演的成龙及其成家班(这是一支仿佛自杀小队般无惧死亡的附属组,兼当成龙的随行)在电影、生理以及心理层面——面对如此危险的特技动作而毫不畏惧——的一整套技巧。

在电影众多孤注一掷的场景中,正是这种不顾一切、无情苛刻、倾尽全力的可贵精神,成就了成龙的《警察故事》及其1988年的续集——两部电影都展示了矫健的身手、平民主义以及反权威的行为,同时也记录了当我们理解了电影形式,拥有了巅峰状态的特技演员以及无政府主义的品味时,会达成多么伟大的成就。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1985)

从刚开始的追逐戏,到最后成龙从商场中央大厅的八十英尺高、有着灯泡装饰的杆子上滑下来,《警察故事》结尾的近七分钟半的混乱场面,让我们体验了一次真正的大混战: 从高层房屋自由下落、身体被夹在电扶梯之间的空隙处、越野摩托撞进体育用品店,还有糖玻璃做的展示柜一次又一次被撞碎——这样的动作戏实在是多到连主创都把这部电影戏称作「玻璃故事」。

最后一刻,成龙从一块玻璃上一头栽进了一个售货亭,他的手掌因摩擦和灯泡的碎片而伤痕累累,两块椎骨也几乎被撞断了。 在这个完全没有剪辑过的单镜头里,可以看到他几乎一落地就站了起来,又继续紧追不舍。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1985)

根据成龙最近的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Never Grow Up),这场戏是晚上拍的,因为他白天忙着拍洪金宝的《龙的心》(1985)。 可以看出,香港拍电影的节奏非常迅速狂热,但成龙那几年尤为地拼命。

考虑到最后他吃苦耐劳是出了名的,难以想象的是,他当时依旧是一个穷小子,努力想要在自己作为武术动作明星的新地位上,尽可能赚更多的钱,而不是成为那时流行了很久的笑料模板。

1954年,他在香港出生,原名陈港生,父母后来在法国驻香港大使位于太平山的住所找到了厨师和家政的工作。 1960年,他的父亲移居澳大利亚堪培拉,在那里的美国大使馆工作,后来母亲也很快跟着去了,只剩成龙一个人留在香港。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很不安分的捣蛋鬼,需要管教,于是他的父母把他送进了中国戏剧学院,这是一所寄宿学校,教授学生唱歌、摔跤、跳舞和功夫,为他们前往北京谋生做准备。

十年来,成龙一直在学校里练习剪刀腿、翻筋斗和舞台表演,每天从早上5点练到晚上11点。 在学校的生活不容易,纪律惩处也是常有的事,但这无情的训练生活,给成龙奠定了他事业的基础,他不仅完全掌握了身体上的技巧,后来还和同窗的尖子生们组成了一个团队,也就是之后闻名的「七小福」。

七人组里的元龙,也就是后来的洪金宝,当时他的腿还摔断了,卧病在床,胖了许多。 洪金宝把自己功夫动作的编排技术,带到香港迅速发展的动作片产业中,使得自己的旧时同窗可以有一学一。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成龙便是其中之一,他好几年都徘徊在武打片这个产业的边缘,当过特技演员、演员、动作指导,只要一有机会,任何岗位都会去做,早些时候,他甚至演过镜头背景里的尸体。

他在《龙争虎斗》(1973)中短暂亮相过,片中他的脖子被李小龙扭断了。 直到与独立制片人吴思远合作之后,他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把他后来因之闻名的功夫喜剧的风格,与一连串的邪恶头目融合在一起,拍出了第一波热门大片——《蛇形刁手》(1978)和《醉拳》(1978)。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蛇形刁手》(1978)

李小龙是压力下优雅的化身,像乐队指挥一样控制着打斗的节奏,而成龙则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即兴的攀登者,他会一边倒退一边思考,避开打击,用沿途碰巧捡到的任何日常物品制作武器。 观众都很买账,我们现在依旧买账。 到了25岁左右,成龙终于成了明星,他再也不用扮演背景里的死尸了。

他成为了香港巨星。 七十年代末,几乎就在他巩固了自己在国内的声望之后,他就像李小龙那样,把目光锁定在征服美国上。

他早期在这方面的努力——《杀手壕》(1980,与《龙争虎斗》的导演罗伯特·高洛斯合作); 哈尔·尼达姆执导、伯特·雷诺兹主演的《炮弹之路》(1981),他在片中饰演一个喜剧角色——在商业和创作上都很令人失望。 成龙习惯于香港拍摄中那种流畅的现场即兴表演的氛围,现在因缺乏即兴表演的机会而感到束手束脚。

尽管如此,他还是从美国远征中带回了一些东西。 尼达姆从1978年的《卖命生涯》开始,在片尾放上拍摄花絮,给观众留下了一种几乎参与到现场的感觉。

成龙借鉴了这一理念——他在《龙少爷》(1982)之后的每一部电影,都加上了那些因台词和表演不佳而没过的镜头,经常能看到成龙在一次表演失败后痛苦地缩成一团——巩固了自己与观众之间亲密而愉快的关系。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龙少爷》(1982)

在这段时间里,成龙也开始超越传统功夫电影的隐喻,这其中的关键是他与编剧邓景生近三十年的密切合作,他们的第一次合作是《师弟出马》(1980)。

成龙和邓景生向好莱坞寻求挑战和灵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1981)激发了成龙的灵感,让他创作了十九世纪海上警察对抗海盗的——《A计划》(1983),这部电影展现了成龙投身于对置危险于不顾的特技表演的新决心。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A计划》(1983)

尚不清楚邓景生是否出演过将成龙介绍到美国的默片喜剧,但毫无疑问,从这位明星的启航,到后来拥有不俗的影响力,两人均有合作——《A计划》中悬挂的钟面是对哈罗德·劳埃德的《安全至下》的致敬,《A计划续集》(1987)中从房屋前院掉下去的笑料又参考了巴斯特·基顿的《船长二世》。

动作片《威龙猛探》(1985)从纽约拍到了香港,由詹姆斯·格里肯豪斯执导、格里肯豪斯和邓景生联合编剧,这部电影并不顺利,在此之后,成龙和他最喜欢的编剧邓景生萌生了制作他们自己的警匪片的想法。

成龙感到自己被错误地当做了「硬汉版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想要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角色,于是两人按照平常的安排开始工作,成龙想象场景,然后邓景生提供一个个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相关联的情节。

《警察故事》的基本情节的素材,可能要归功于美国的警匪片,但从影片中不计后果、跳来跳去的动作戏,可以明显看出,这里是香港,而不是好莱坞。

这部电影开篇是成龙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这场戏说的是山上棚户区的一次突击行动,当时这种棚户区四散在无比拥挤的香港——电影以此开场,最后以满是玻璃和铬合金的商场结尾,描绘了香港是一个既有豪宅也有贫民窟的城市,对比明显。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1985)

警察被自己的狩猎目标发现后,枪战立刻爆发,成龙和他的猎物由此开始了一场追逐戏,他们开着汽车高速穿过村子,穿过重重障碍,汽车报废后便扔在路边,对方上了一辆双层巴士,而我们的主人公则用伞把英勇地挂在巴士上。

成龙从十分陡峭的山坡上猛冲而下,抄近道拦下了巴士,匪徒摔出挡风玻璃整齐地摔在他的脚下,没有对话却十分幽默,这部电影可能直接来自特克斯·艾弗里的画板吧。

成龙扮演的是陈家驹——英文版中叫陈凯文——他是一名警察,负责保护不愿合作的关键证人莎莲娜(林青霞饰演),好让她出庭指证她老板,犯罪头目朱滔(楚原饰演)。 与此同时,家驹必须处理不了解情况、处处妨碍的领导(董骠和林国雄饰演,他们扮演这类常见角色扮演得非常出色),而且还要安抚他不知情的女朋友阿美。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1985)

在这部分,阿美闹剧般地遭受了无数屈辱和痛苦的误会,也往她那不体贴的恋人脸上扔了好几次蛋糕。 阿美由张曼玉扮演,当时还年轻的她,拥有国际化背景,还是1983年香港小姐选美比赛的亚军,也可能是她那一代最伟大的中国女演员。

《警察故事》上映于1985年12月,在香港、韩国和日本都成为热门影片,即使不断被美国拒绝,但一直以来,成龙在这些地方还是拥有很多粉丝——1987年,纽约电影节放映了这部电影,《纽约时报》影评人文森特·坎比对面前银幕上的这部电影毫无感觉,认为该片「的首要兴趣是作为另一种文化的纪念品」。

不管怎样,《警察故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就拍出了续集,这两部电影成为了该系列电影的基础,到目前为止,该系列电影已经制作了两部续集、两部重启电影和一部衍生电影。

到上世纪80年代,成龙的成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他的前后两部系列电影都在蓬勃发展——他与中国戏剧学院的老同学洪金宝和元彪主演的三部「福星」系列电影,以及《龙虎盔甲》和《A计划》的续集。

1988年,《警察故事2》上映,进入当地市场时,人们刚看到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和林岭东的《龙虎风云》这类「英雄流血式」的电影收获了巨大成功——这些都是紧张、暴力、痛苦的电影,成龙太聪明了,他以更有趣的吸引力试图模仿这些影片。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2》

《警察故事2》在该系列中与更为引人注目的前后两部相比,常常被忽略——《警察故事3: 超级警察》(1992)由唐季礼执导,成龙(他曾悬挂在吉隆坡上空的直升机上)及杨紫琼主演——《警察故事2》无疑与前作不同,但同样令人兴奋,且更加关注警务程序,在调性上是常常卖傻的《警察故事》和成龙后来更为戏剧化、更加类型化的电影——如黄志强1993年的《重案组》——的折中。

第一部电影的大部分人都回归了,还给朱滔的得力助手(曹查理饰演)加了戏,他是一个对待拍戏像对待自助餐一样的演员,尽情发挥。 一支《迈阿密风云》式的特别监视小组加入了警方力量,其中包括三名女警察,她们在审讯室里殴打罪犯,仿佛上演了一出现代舞。

他们的存在,使得影片更注重跟踪技巧和警方科技,因此,影片略微减少了喜剧元素,连成龙公然行凶的情绪都莫名低落了下来——但你会担心他在被蛋糕砸了的第一部中变得受人尊敬,这一部中,大量的次要情节是他的上司一直在放屁、拉肚子,不断挣扎。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

与第一部不同,《警察故事2》并非从一开始就轰轰烈烈,这一部更加细致、周全,相比第一部每个场景设定都更加宏观、荒诞。 比如餐馆里的骚动引发了在城市公园里的那场激烈的打戏,成龙与整个帮派打斗,在一堆棍棒中厮杀,这一切都在为了之后废弃工厂上空绽放的盛大烟花做铺垫。

这家工厂就是那些恐怖分子的聚点,他们专门用炸弹给城市制造恐慌,并拍摄下来,他们模仿游戏视频里的场景,似乎是在致敬当代的平台游戏。 这个场景充满了《大金刚》风格的桶,而家驹(成龙饰演)最大的敌人就是炸弹人,即由老练的特技演员黎强权饰演的哑巴反派。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警察故事2》

整个影片中,成龙和整个成家班都对简单的摔倒动作不屑一顾——摔倒的场景一定不能是人物简单的摔倒。 要么是头朝下,要么就是摔倒之后接一个后空翻站起来。 最好是摔倒的时候打碎一些东西: 花瓶、桌子、玻璃、健身器材、工业器具等等能碰到的东西,让观众看着就疼。

《警察故事2》这部电影越看越值得回味,该片和那个时期大多数成龙的作品类似,其成功取决于表演者及其团队之间完全的信任,这需要多位演员的相互配合,每个动作的时机都需要精心的安排,以及极高的精准性。

在其中一个场景中,成龙在巷子里的墙壁之间来回穿梭,也就在那一秒里,一辆车飞速地撞了进来,然后成龙就恰好跳到了车的引擎盖上。 这种特技场面不能反复拍摄,也没有容错率。

不过整部影片的拍摄并非一帆风顺,这在花絮里就能看到: 有个场景是成龙在穿过走廊时,旁边的金属架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砸在成龙身上,这时成龙本应该跳起来穿过一块预先弄碎的玻璃,结果那块玻璃完好无损。 成龙呆坐在那里,上衣上都是血。

但有句话叫「人生短暂,艺术永存! 」,血肉破碎,骨头断裂,这些痛苦造就了永存的电影。 这两部《警察故事》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里程碑,是如英雄般的演员们用痛苦换来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52864.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下午3:33
下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下午3:34

相关推荐

  • 追了二十三年,一集也没错过

    苏稣 今年有一部电影,迟早要说下。 就是不知不觉延续了二十多年的《惊变》系列。 最新的《惊变28年》,和一开始的《惊变28天》,后来的《惊变28周》,到底有什么发展? 《惊变28年》(2025) 先简单回顾一下之前两集的剧情。 《惊变28天》一开始是一群动物权益保护者,释放了感染「狂怒」病毒的黑猩猩,导致病毒在英国迅速蔓延,社会秩序全面崩溃。28天后,自行车…

    2025年8月24日
    19200
  • 麦浚龙任贤齐这事,跟导演的伦理有关

    Nose 最近《风林火山》上映,麦浚龙被骂惨了,片子口碑不佳就算了,他和任贤齐、金城武、熊欣欣闹翻的事,都上了几个热搜。 任贤齐这事是因为,他演的卧底角色被吊死。麦浚龙要求他亲身上阵玩真的,因为他咨询过医生,说真吊颈10秒钟问题不大。任贤齐解决了,最后由替身埋位。结果替身被吊了远超10秒,可能有1分钟,痛苦挣扎,进了医院。 新闻说,好脾气的任贤齐气得想打麦浚…

    2025年10月5日
    16900
  • 影史第一?有点过分

    开寅 拍摄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能在世界电影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是让人着实感到匪夷所思的事。 当年它在美国上映时反应平平,甚至连成本也没有收回,但随后却在录像带市场和电视电影频道放映中逐渐声誉鹊起,在IMDB的评分投票中,击败了《教父》,稳居最受欢迎的电影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没有票房巨星、没有女性角色、没有动作场面和特效、长达140分钟的逃狱片来说,取…

    2025年6月17日
    19000
  • 为什么卓别林永不过时?

    作者:Steve Massa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Criterion (2019年10月3日) 当查理·卓别林在1925年到1928年期间拍摄《马戏团》时,他的制作公司已经步入正轨了。 在拍摄样片的第一个月里,这位喜剧人遭遇了诸多问题:一场大火摧毁了摄影棚和马戏团的布景,与美国国税局的问题,以及与丽泰·格雷的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这些足够搁置…

    2025年4月6日
    20300
  • 威尼斯的最大赢家,绝对是他啊

    Nose 刚刚闭幕的金狮奖,吉姆·贾木许是最大赢家。 《父亲,母亲,姐姐,弟弟》获得了金狮奖。很感慨,论辈分,贾木许几乎和侯孝贤、张艺谋是一辈的,八十年代已经成名。 他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代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但没有得过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这次拿金狮,国际上的感觉就好像是,终于轮到他了。 《父亲,母亲,姐姐,弟弟》 我们今天好好谈下贾木许。 贾木许的艺术基…

    2025年9月9日
    1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