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莫一

陈可辛的《酱园弄》第一部,问题很多。

先说这个原案件,从詹周氏杀夫案的历史记录来看,她是被清晰地确认为一个长期遭受严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因此她的杀人行为,尽管残忍,也就伴随着显著的减轻罪责情节和公众的同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酱园弄》

而陈可辛在处理这个历史素材时,选择在詹周氏是否真的杀人这一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这种刻意的模糊处理,与历史事实中她最初承认杀人、焦点在对她动机和情境的理解同情相悖。

当然,导演有权根据创作需要重新讲述故事,但这种旨在制造悬念的叙事选择,将观众的关注点,从理解詹周氏的困境和家庭暴力这一系统性问题,转移到简单的「谁是凶手」的谜团上了。

通过悬疑化她是否犯罪,影片无意中削弱了观众对她的同情基础,而这种同情本应根植于她作为历史受害者的身份和绝望的反抗行为。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这种叙事上的取舍,将电影的社会评论(女性主义共情)与类型片要求(悬疑和侦破)置于对立面,导致了主题表达的内在矛盾。

这种模糊处理,营造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或者说难以维持的悬念,尽管影片的确有努力提供其他嫌疑人和法医学疑点,最终就与影片所宣称的女性主义觉醒叙事产生了根本性的冲突。

当观众被引导去怀疑詹周氏是否真的犯罪时,他们的关注点便从一个长期遭受家暴后反抗的受害者,转向了判断她到底是无辜被冤枉,还是一个为脱罪而撒谎的计算者?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这种叙事上的不确定性,通过让观众思考「她到底做了没有?」,影片将情感投入从她行为的原因(她长期遭受的虐待)转移到一个法律程序性的谜题上,明显削弱了观众对詹周氏被长期家暴再反抗杀人的同情心。

如果观众认为不是她干的,那么影片所要传达的女性反抗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既然电影希望强调女性对一种制度性暴力的反抗,那么谋杀的真实性,就不应该被刻意悬疑化。

影片这种混乱的取向,是很多观众难以真的共情詹周氏的核心原因。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陈可辛的这种矛盾策略,反映出影片在类型片定位上的混乱,以及他想把鸡蛋分散在更多篮子里的企图。

陈可辛一直是一个聪明的市场迎合者。

自从北上大陆发展后,他的创作重心转向适应大陆市场,专注于讲述所谓大时代里的小人物故事,和普通人的故事。例如,《中国合伙人》和《夺冠》等影片,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也的确反映了某个时期的社会风向。尽管他试图捕捉的社会风向和情绪,总是稍纵即逝,这令他并不总能在面对审查时游刃有余。

陈可辛的职业生涯轨迹,是展现了一种持续的实用主义,他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电影创作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香港、大陆、好莱坞)和观众预期。这种适应性在过去经常是成功的,但这一次,这种实用主义可能已经越界,距离「投机」不远了。

赵丽颖饰演的进步作家西林,被塑造成了一个「女性主义表演者」,只剩下庸俗化的说教,片中除了声嘶力竭喊出空洞的口号,并无意女性主体性的真实探索。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可以这么说,这部影片在女性主义、历史评论,以及娱乐性这几方面都失败了。

这部电影的明星策略,起了负面作用。

也许流量明星带来了第一波票房,但我的意思是,陈可辛这次并没有驾驭好明星,让他们为电影叙事和风格服务。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影片的电影语言就让我十分不解,几乎啊,每场戏都是先给一个全景的定场镜头之后,各位明星的大特写来回切,中景镜头都用得少,令人眼睛疲劳,这种过于程式化的电影语言是失败的。

很多特写镜头中,并没有足够的表演内容。

章子怡对詹周氏的演绎,很用心。造型上做了很多创意,比如胎记、龅牙。说到这里,有一场戏我也是十分不解,詹周氏和野猪搏斗完之后,躺在地上,半张着口,这时头部近景镜头明显能看到章子怡戴着厚厚的牙套,为什么这么处理?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自从《一代宗师》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之后,章子怡这几年缺少重要作品,她自己肯定是意识到的。再加上个人生活的变化,她一定希望靠这个重磅角色,开启事业的第三春。可惜事与愿违,无法再现宫二奇迹。

雷佳音饰演的薛至武,是伪政府时期的警察局长,看上去是一个坚信自己行为正义的狂热分子,为了加强暴戾神态,脸上做了陨石坑的妆造。但我还是觉得他维护男权的动机挺滑稽的,尤其是还在赶往案发现场的时候,他就一口一个「杀了当家男人」,陈可辛太早图穷匕见了吧?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电影语言也很奇怪,雷佳音只要出场,就一定是高反差光线伺候着,面部给足强光,让身体其他部位没入阴影,还嫌不够脸谱化?这样一来,这个角色就更像是一个父权制的象征性符号了,而不是一个由可信(即使令人憎恶)信念驱动的复杂人类。

视觉风格的极度人工化,使得观众难以超越表面化的反派形象,去理解或投入其角色。

之前,杨幂和赵丽颖粉丝之间好像还爆发了「番位争议」,这也印证了戏外明星动态对影片艺术焦点的干扰。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还有易烊千玺客串的算命先生一角,本来只是一个客串的配角,但镜头语言用力过猛,故弄玄虚,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从头到脚都是戏」,误导大家对一个客串人物产生了不符他本来分量的期待。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因为电影还有第二部没有上,有一个观点是推测性的。

影片应该是试图跨越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日本占领下的汪伪政权时期(1945年)、国民政府时期(1945年后)和新中国时期(1949年后)。

陈可辛的初衷,或许是利用这三个时代的变化,来表现女性地位的变化。

影片被拆分为上下两部,首部在日本投降时戛然而止,这表明导演可能有意通过结构上的划分,来反映历史的转折和不同政治体制下案件可能面临的再审。

《酱园弄》,为什么口碑溃败?

这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一个印象,女性地位的低下,是与特定时期的政治体制(例如,汪伪政权或国民政府时期)挂钩,这一弊病会在随后的政权下得以改善。

这样把性别不平等和家庭暴力等复杂的历史和社会问题,简化为一种简单的政治寓言,一定会削弱这件事的历史本质。

换言之,一个普遍的人权问题(性别不平等、家庭暴力),被转化为了一种选择性的历史批判。

电影后面会不会这样拍,姑且算做一个预言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39724.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1:31
下一篇 2025年6月25日 下午1:35

相关推荐

  • 《蓝白红》的音乐,是顶级

    作者:Tim Greiving 译者:易二三 校对:覃天 来源:Criterion(2023年2月7日) 音乐作为一种幽灵般的存在笼罩着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就像在电影中美丽而悲伤的脸上跳动的三色灯光一样,泽贝纽·普瑞斯纳的多色调配乐附着在影像之上,并由内向外折射。这些音乐严肃、孤独,有时又有着近乎令人无法承受的激情,经常穿透人物的耳…

    2025年7月16日
    3600
  • 穆罕默德·拉索罗夫谈《神圣无花果之种》

    作者:Ehsan Khoshbakht 译者:易二三 校对:覃天 来源:Sight & Sound(2025年三月刊) 「我非常亲近大自然。经常去山里待一阵子。如果有一天伊朗成为一个自由的国家,我很想拍摄一些野生动物纪录片,」穆罕默德·拉索罗夫如是说,他去年逃离了他的祖国,徒步穿越伊朗西部的山区,一无所有,甚至连护照都没有(护照被没收了)。 他在德国…

    2025年3月25日
    15400
  • 二陈一唐之前,他演皇帝最厉害

    独孤岛主 我常把演员刘威认错。 刘威 这说明似乎刘威的个人形象辨识度不是很高?但恰恰相反,正因为他这一类的长相,放置在大众人群中过于不普通,才会给人深刻印象。 与金熊影帝王景春在读期间经常被当成老师这个段子一样,刘威也曾被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告知「当初招你进来是演老头的」。 外型上的「沧桑感」,对这位生于1957年的长春人来说,是置身小生行列中的错位,抑或…

    2025年8月2日
    3800
  • 回看《哪吒 1》,一切都有端倪

    赛人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上有三座高峰,即《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天书奇谭》。正是有了这三部动画杰作,「中国动画学派」的命名才能掷地有声。 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取材自中国神话,且都由明代的小说家整理而成,分别是吴承恩、许仲琳(待考)和冯梦龙。考虑到动画片的直接受众乃儿童,片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有少年意气的况味所在,都描述了他们降生之时或奇特、或妙趣,或惊悚的景观。 …

    2025年4月22日
    15400
  • 科大讯飞陈涛:人工智能时代,基础行业应用是中国企业的机遇

    陈涛表示,人工智能成功的三要素是核心算法、专家资源还有行业大数据。

    2017年4月17日
    1620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