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刷到林志玲最近的活动视频,我有点不敢认。

视频里,她的拘谨姿态与往昔的大气从容判若两人。

乍一看确实有点像日本主妇,难怪会被网友吐槽“日里日气”。

有人说这是因为婚后入乡随俗,文化像温水煮青蛙般渗透进肢体记忆。

那今天就来聊聊,中日女性的仪态,差别到底在哪?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林志玲,怎么变得“日里日气”了?

天啊,林志玲怎么变成这样了?!

最近刷到她现身活动的视频,评论区一水儿地说她“日里日气”。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虽然脸没什么太大变化,但她这次衣着保守得过分,曾经大气明媚、优雅得体的穿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规矩矩、严严实实的粉色长裙。

状态更是让人震惊:缩头耸肩,勾手勾脚,踏着日式小碎步,眼神闪躲,笑容勉强,透着股子拘谨和不安。

这哪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落落大方、光芒万丈的志玲姐姐啊?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还刷到了几个对比视频。

很明显,在中国的时候,她的仪态是舒展大气的。

身姿挺拔,裙摆飞扬,眼神明亮有神,仿佛自带光芒,不管做什么,都是全场的焦点。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让人移不开眼,温柔又精准地击中所有观众的心。

那时的她,连指尖都带着舒展的生命力。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过,这其实不是林志玲第一次被说日化了。

之前就有人发现,她招手的姿势很像日本女星。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妆容造型,到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也都越来越像日本主妇。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除了林志玲,另外一个肢体语言日式化的明星,就是久居日本的蒙嘉慧。

早前,她与郑伊健一起回港出席活动,也被报道肢体语言像日本妇女。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今天,咱不聊“女神是否陨落”,单纯来深挖一下:中日女性的仪态,差异到底在哪?为啥让人一眼就看得出区别?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中日女性,仪态有何不同?

若说中国女性的仪态关键词是“舒展”,日本女性的则是“缩敛”。

中国古代女性仪态的核心是“端庄”。

儒家强调“正襟危坐”“行不露足,笑不露齿”,贵族女性行走时步伐轻盈如弱柳扶风,配合宽袍大袖的深衣,行走时衣袂飘举,汉代以后,礼制愈发严苛。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但道家思想又为这份端庄注入了舒展的生命力。

魏晋时期的《洛神赋图》中,女子体态丰腴却不失灵动,衣袖翻飞间尽显自然之美。

唐代仕女图中的女性,虽衣袂飘飘,但腰背挺直,体态丰腴而松弛,透着一股“天地与我并生”的从容。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日本礼仪深受中国汉唐文化影响,并逐渐走向极致。

中国汉代的“跪坐”(臀部贴脚踝)传入日本后,演变为“正座”(臀部直接压于脚后跟),成为女性“谦卑”的象征。

这种坐姿要求膝盖并拢、背部微弓,长期训练下,自然形成内敛的肢体习惯。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神道教的洁净观与物哀美学中,日本礼仪更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缩敛之态。

平安时代的贵族女子以“黑齿白面”为美,用铁浆染黑牙齿、铅粉涂白面部,配合拖地十二单的繁复和服,行走时需微屈双膝,小步挪动。

江户时代的“小袖”服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约束,窄袖限制手臂摆动,腰带紧束腰腹,茶道中的“跪坐”和“点茶”礼仪,更是将身体的克制推向极致。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到了近代,中日女性的仪态都受到西方影响,开始嬗变。

中国女性的仪态变革始于一场身体解放运动。

清末民初,随着缠足陋习被废除,女性终于挣脱了三寸金莲的桎梏。

新文化运动时期,女学生剪短发、穿“文明新装”,大步流星地走在街头,用舒展的步态宣告新女性的诞生。

旗袍的出现更是神来之笔,开衩与修身剪裁既保留了东方含蓄,又勾勒出身体曲线,女性的步态从此多了份摇曳生姿的自信。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日本女性则在明治维新的西化浪潮中经历了 “洋装与和服” 的拉锯战。

1886年,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部率先规定“一律着洋服”,束腰长裙与皮鞋取代了和服,但这种模仿西方的仪态很快引发争议。

到了大正时期,传统审美回潮,女学生重新穿上振袖和服,却在发型与配饰上融入西式元素,形成“和洋折衷”的独特风格。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如今,中国女性的仪态表达越发自由舒展,街头随处可见昂首挺胸、步伐轻快的女性。

而日本女性仍更多受到等级社会和耻感文化的影响。

职场中,鞠躬度数精确到15°(社交)、30°(商务)、45°(郑重),递名片时必须双手举过胸口,视线落在对方领带第三颗纽扣处……这些礼仪还带着很浓的社会规训意味。

聊完中日女性姿势的古今对比,终于要触达最核心的问题。

这些肢体习惯的差异,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差异?

我翻了好些资料才发现,原来我们对“舒展”与“缩敛”的选择,早在文化根系里就埋下了不同的种子。

中国文化讲究身心一体,儒家以正襟危坐规范肢体,强调修身即修态;道家主张虚静自然,舒展自在。

二者融合,形成收放由心的身体观,既重礼仪端庄,也求顺应自然。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日本受神道教和耻感文化的影响,追求缩小自我边界。

社会学家浜口惠俊指出,身体是“人际关系的媒介”,通过鞠躬、屈膝等动作主动释放不冒犯信号,本质是耻感文化下的生存策略。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美学传统上,中日也有明显区别。

中国美学骨子里爱“大”。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说,中国美看重“气势”,身体是生命力的载体。

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到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连肢体动作都带着吞天吐地的气势。

中国人欣赏的一直是端庄大气的美。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日本刚好相反,他们把“小”玩出了花。

江户时代的小袖衣服,袖子窄得胳膊都抬不高;茶道里的侘寂美学,讲究在小空间、小器物里找美感。

现代卡哇伊文化延续这一逻辑,还催生了歪头杀、猫咪坐姿等幼化姿态,本质是对精致缩敛的极致追求。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社会结构的差异,也明明白白的写在了中日女性的仪态里。

费孝通说中国社会是 “差序格局”,就像石头扔进水里的涟漪,越亲近的人,边界越松。

肢体礼仪也是如此,讲究的是“亲疏有别”,而不是绝对等级。

比如晚辈对长辈表达,主打语言问候,而不是非得90度鞠躬,到了现代职场,则更加推崇平等。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日本则是把等级刻进DNA里,身体就是社会阶层的“可视化标签”。

明治维新后要求连鞠躬度数都分三六九等:对长辈45度,平辈15度,递名片得弯腰30度,双手举过胸口。

三菱商社80年代的培训手册里,新员工得练三个月姿势,就为了学会“下位者”的肢体语言——膝盖该弯多少,视线该落在哪,全是规矩。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中日女性的仪态差异,本质是两种文化对“女性身体如何与社会互动”的不同回答。

这种分野无关优劣,却清晰勾勒出两个民族对“美”“秩序”“个体”的深层认知。

而林志玲的仪态变化,本质其实就是文化适应的一场“变形记”。

有人痛心“女神变主妇”,但换个角度想:她或许只是找到了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罢了~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美人在不同的阶段,总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变化。

曾经的她,在事业上风生水起,是独立自信的女性代表;现在的她更注重家庭,在婚姻中寻找另一种幸福。

之前在访谈里,她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我也在慢慢适应新的角色。

剥离了“完美女神”的人设标签,她终于能在生活里长出自由的褶皱,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小伙伴们最近想看什么内容呀?

你们的一键三连决定下期内容!

在评论区留下你最想看的主题,点赞TOP1的选题有机会被我们做成推文。

如果被选中了,我们还会给你送出一份神秘福利哟~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这个多彩的世界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它们的双眼和勇气~

本群0元起拍,包括首饰饰品、文创周边、穿搭配饰、生活好物~当然还有店铺内没有的“小藏品”~

最最最重要的是,印客美学有的远不止这些,甚至有机会成为印客的好物甄选官,赚点零花钱~

欢迎入群。拍卖活动上的成交,就是开启新篇章的钥匙~

– 欢迎关注少禾成长视频号 –

林志玲“日里日气”,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22207.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下午1:17
下一篇 2025年5月10日 下午1:17

相关推荐

  • 赵露思被封杀?侯明昊遭经纪人背刺?王鹤棣丁程鑫粉丝互殴?范丞丞加入流浪地球3?当小三绿金主的女星

    1:赵露思被封杀? 最近网传芒果由于甲亢哥长沙事件、《你好星期六》应援冲突以及赵露思《小小的勇气》舆论问题等负面发酵,导致台里领导被⬆️约谈,同时内部目前进行调整,决定对部分项目冷处理。 被处理的项目有,赵露思的节目《小小的勇气》无限期停播,《全员加速中2025》无限期推迟录制,原定本月进行的芒果招商会取消(暂定推迟至五月并缩小规模)。这一调整引起部分网友猜…

    2025年4月21日
    3100
  • 刘旸教主:努力的速度要比岁数消耗的更快才行 | 进击的脱口秀演员③

    界面新闻记者 | 梁瑀可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2024年,脱口秀影响力愈发显著,已然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宣泄压力、探讨社会议题的重要媒介。那些熟悉的脱口秀演员再次进入观众视野,他们用幽默消解刻板,将调侃解构荒诞,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回应着当下的关切。不仅限于电视节目的舞台,脱口秀的触角早已深入社交平台与短视频领域。在这些更为碎片化的媒介中,段子成为新的传播载体,…

    2025年4月3日
    4500
  • 张译宣布暂时息影

    来源:中国新闻网、齐鲁晚报、九派新闻、北京日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4月28日,#张译决定暂时息影#登上微博热搜。 4月27日,,张译成为继刘佩琦、李雪健之后,第三位拥有两座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杯的演员。2023年,张译曾凭借《我和我的祖国》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二封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张译仍难掩紧张、激动之情。“刚才握手我都不好意思,因为手上都是冷汗”。…

    2025年4月28日
    2600
  • 歌手Tank手术成功!感谢祖国给第二次生命,姐姐阿姨都已因病去世

    中国台湾省歌手Tank吕建忠分享近况引发热议!4月7日,他发文并召开记者会透露曾因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肝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最终在浙大二院接受了亚洲首例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康复出院! 先来了解一下Tank,他是SHE的师弟,颇具才华的音乐歌手,前后创作了《给我你的爱》、《三国恋》、《专属天使》、《非你莫属》等大热歌曲,属于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后因为家族…

    2025年4月8日
    1.2K00
  • 张天爱为何再难复刻《太子妃》辉煌?负面新闻缠身,她还有救吗?

    张天爱,这位曾经凭借一部《太子妃升职记》惊艳众人、迅速走红的女演员。 如今却陷入了事业的低迷期,曾经的锐气与心气似乎已悄然消散,令人不禁为之叹息。 张天爱的爆红堪称娱乐圈的一段传奇。 2015 年,《太子妃升职记》以其独特的风格横空出世,尽管该剧成本有限,服化道简陋,剧情逻辑也并非无懈可击。 但张天爱凭借自身出色的颜值与极具感染力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个性格鲜…

    2025年5月14日
    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