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防晒成为了人们护肤的重要环节。防晒霜作为防晒的重要工具,其使用方法备受关注。近日,不少皮肤科专家再次强调,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是确保防晒效果的关键,并非所谓的“智商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疾病诊治中心的张卉副主任医师表示,在做好物理防晒(如佩戴防晒帽、穿着防晒衣等)的基础上,出门前15-30分钟应涂好防晒霜,此后每2小时需补涂一次。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皮肤表面的防晒霜会因各种因素影响防护效果。人体出汗时容易将防晒霜冲洗掉,即使是标注“防水”字样的防晒霜,也仅能维持40分钟到80分钟的防水效果,不能完全依赖其长效防护。
从防晒原理来看,紫外线中的UVA和UVB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UVB会引起晒伤、红斑以及炎症,UVA则会引起皮肤变黑,也是光老化的元凶。防晒霜中的有效成分能帮助阻挡或吸收这些紫外线,但随着时间推移,化学防晒霜的有效成分会逐渐降解,防护能力下降。因此,每隔2小时到3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才能持续保持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
不同场景下,防晒霜的补涂要求也有所不同。日常通勤中,如果大部分时间处于室内,偶尔在户外行走,实际在户外的时间较短,补涂频率可适当降低。但如果是在户外工作、运动,或者前往海边、高原等紫外线特别强烈的地区,定时补涂防晒尤为重要。例如在海边,水面会反射大量紫外线,皮肤受到的照射强度更大;在高原地区,光照强度较高,大气层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减弱,这些情况下若不及时补涂防晒霜,皮肤很容易受到伤害。
此外,涂抹防晒霜的量也会影响防晒效果。张健提醒,防晒霜的标准使用量为2毫克/平方厘米。以乳液质地防晒霜为例,成人脸部用量通常需达到1元硬币大小(约1克至1.2克),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如果涂抹量不足,防护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只使用一半标准量,实际防护效果可能只有产品标注SPF值的1/3。
专家建议,大家可根据当天的紫外线指数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并调整使用方法。通过手机天气软件即可查看紫外线指数,当指数大于2时就需做好防晒措施。选择防晒霜时,要关注其SPF(代表防UVB的能力)和PA(代表防UVA的能力)值,夏季户外建议选择SPF30以上、PA+++的产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4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