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许多高中生都要返校了。今天,高一年级的小李同学妈妈一边帮他收拾行李,一边担心他到时晚上又打电话来说不想住校。小李开学一个月以来,每天晚上都会给妈妈打电话,但电话内容却让她开心不起来。他经常抱怨寝室里的各种问题,请求妈妈帮他申请走读。
小李妈妈发现,孩子主要的问题是处理不好和同学的关系。班主任告诉她,小李晚自修回到寝室后不太跟同学说话,一个人默默地收拾东西,感觉不太能融入集体生活。小李表示,以前不住校时,同学只是一起学习,现在晚上也要跟同学住在一起,不知道怎么跟陌生同学亲近起来。晚上同学聊天的内容他也不感兴趣,因此不愿意加入。但这导致其他同学越来越不愿意理他。
小李家开车到学校要一个小时,走读实在吃不消。他们也考虑过住到学校附近,但这样会影响工作节奏。小李妈妈一直在安抚他,希望他能尽快适应住校生活。
小张同学的妈妈也在为娃住校的事情发愁。小张高一期间住校住得好好的,但高二年级重新安排了寝室,他对新寝室有各种不适应。作为寝室长,他给大家做好了分工,但有两名室友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磨蹭半天,导致卫生间的清洁受到影响。小张觉得室友们太不负责任,于是跟室友吵架吵得很凶,关系变得很差。
小张妈妈认为儿子需要重新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逃避。他们家离学校车程有半小时,每天接送的确有点辛苦。经过几天的劝说,小张终于答应一周至少住校一天,其余时间走读。小张妈妈建议他让早起的同学多承担一些,晚上让那两位同学多干一点。
小赵同学即将从住校改成走读。她是因为跟室友协调不好洗头时间,每天要抢卫生间导致心情很差。小赵是长发,而且比较容易油,以前在家每天洗头已经养成了习惯。现在住校,她还是想要每天洗,但寝室六个女生中五个人都说要每天洗,晚自修结束到熄灯只有40分钟,根本不够用。为了抢卫生间,大家晚饭后回寝室洗,这样头发稍微吹一下,等晚自修结束就完全干了。小赵试着和大家商量,但没有成功。这个假期她和爸爸妈妈商量了一下,决定走读,由父母轮流接送。
国庆长假前,杭州一所高中的高二年级有位班主任组织了一场亲子关系交流会,请班上孩子们的家长一起分享经验。有家长表示,她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着手做准备,让孩子参加独立营等,学会和陌生人交往,这样住校时就能更快适应。另一位妈妈每周中间会来学校门口看望孩子,提前一天问他想吃什么零食或需要带什么东西过来。她买一些小蛋糕等过来,让孩子带回寝室分享。她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开心,同时也能促进室友间的关系。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7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