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路西法尔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开播之后,关于房主任逆天改命的励志故事,大家都听说了:房主任本名樊春丽,是一名来自沂蒙山区的农村妇女,只有初中文化,长期遭受家暴,看脱口秀是她生活中的唯一调剂。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在看专场演出的时候,房主任和演员的机智互动被传到网上,收获了上百万的流量。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这个自封的「村信息中心主任」比真正的脱口秀艺人更好笑,因此她被俱乐部的老板慧眼识中。房主任挣扎一番后终于与前夫离婚,签约成为「五十岁的新人」——这个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她将自己的坎坷婚姻改写成笑中带泪的段子,靠浓重的沂蒙口音打动了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在当天的《单口季》舞台上一战成名。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房主任逆袭的故事很精彩,让人感动。她的脱颖而出的过程,也非常戏剧性。先是另一位选手良言登场,主持人在与他互动时就一再为他在上一届被淘汰而感到惋惜。

而良言也不负众望,贡献了「炸场」级的表演。按照《单口季》的规则,其他选手有权对良言发起PK,而他则有权选择自己的对手。

当时起身挑战良言的共有三位选手,良言选择了房主任。他的理由是「房老师告诉我她年纪大了,坐在那里腰也不舒服了,身体也不舒服了,她想尽量早一点讲,觉得讲完之后人起码就放松下来了。」

结果出人意料,他被房主任以196票斩下马来。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有经验的观众当然不必可惜良言因为一念之仁为自己选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对手——这本就是精心策划的节目效果。

三位气氛组组长之一的杨天真在暖场时就说:「我们每年都在呼唤一名女冠军,如果今年还没有,我们就取消冠军。」

在房主任登场之前的四位女选手:王越、李酌妍、黄一瑾、甜甜,分别讲的是月经羞耻、身材焦虑、职场性骚扰以及月经羞耻——性别元素是这档节目所有女演员脱口秀的共同主题。而当晚女选手中得票最高的房主任,把同情她的男选手送入了复活区。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这里要讲的当然不是选手间的恩怨,而是节目的编排。《单口季》是一款脱口秀节目,但它的总体模式却是生存游戏式的,就是「赢者通吃,零和博弈」。这一模式继承自《老大哥》(1999)、《生存者》(2000)等经典的真人秀。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在在现场和屏幕前,有无数的观众为房主任走出了她那无爱的婚姻,获得经济独立而喝彩。

但是在接受杨天真播客采访的时候,房主任坦言了她在试图兼顾职业脱口秀演员和家庭责任时的压力,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身体上的。

理解这个行当的人都知道创作一个新段子的压力有多大,哪怕她完全割掉了家庭包袱,一个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能在这个高度依赖创意并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内卷越来越严重的行业里能撑多久,依旧是个问号。

甚至《单口季》的总导演都在同一期节目里坦言自己有压力,更别说一个刚刚入行、毫无根基的新人了。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没有质疑房主任的选择的意思。但是旁观者在感动之余也应该看到,房主任的「新生」根基并不牢靠。

摆脱了传统父权、夫权的压迫后,她只是获得了一个新的,名为娱乐资本的「父权」暂时的青睐。

更不要说,中国还有成千上万和房主任相同境遇的女性。房主任从出走到成名,是她个人能力与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

不过,想到更多的「房主任」,那么整个社会理应在除了献上鼓掌与热泪之外,不要再当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有机体,怎么做得更多?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当房主任的丈夫殴打她的时候,当父亲阻止她离婚的时候,当丈夫逼着她「净身出户」并拒绝支付女儿抚养金的时候……有太多社会应当向她伸出援手而没有伸出援手的机会,最后这些成本全部由房主任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下来了。

片面夸大房主任的个人成功,实际上就是遮蔽了整个过程中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遮蔽了成千上万和房主任相同处境的妇女的处境。

难道这些仍在忍受父权与夫权的压迫的妇女所欠缺的仅仅是「出走的决心」吗?假如真地有数百万、数千万的女性下定决心出走,这个社会做好准备接纳她们了吗?能分出多少利益给她们?像这档节目一样分吗?

所以说在大环境零和博弈的情况下,个别个体、群体的解放,可能只是令人遗憾的「幻觉」。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作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房主任的技巧还不算完美,她能俘获观众是因为「道出人心中事」。不过,妇女被伤害被剥削被虐待的事迹,更适合出现在严肃的法制新闻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脱口秀节目里。

严肃的问题被消解为段子,美其名曰「地狱笑话」之后,有关问题是会得到更多关注更被解决,还是被哈哈一笑从而淡化,还不好说。

另外,不谈房主任,一整期节目看下来,所有选手无一例外,都是在拿自己开涮,确实也挺无奈。

男选手谈买房、投资、相亲,无法成名的苦恼……女选手谈相貌焦虑、身材焦虑、职场性骚扰、月经羞耻。对节目组和选手来说,两性关系,大概是中国这个社会相对稳妥、相对可控的公共议题了。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这就像是《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中的情景:主人公以死相胁要和这个世界谈谈,「谈谈」这个动作本身却衍生出了一档娱乐节目,从此他做节目时,那块他用来自杀的玻璃一直指在他的脖子上。

当社会止步于「谈谈」而无法付诸行动时,我们永远也到不了想抵达的地方。

我们除了给房主任鼓掌,还要做什么?

《黑镜》(2011)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45498.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6日 下午1:50
下一篇 2025年7月16日 下午1:59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创业的两种形态三大规律

    我们需要的是人性化、情感化、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

    2017年4月17日
    25321
  •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作者:AA Dowd 译者:易二三 校对:鸢尾花 来源:The Guardian (2023年7月13日) 伊森·亨特终于遇到对手了吗? 这位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美国情报局最不屈不挠的特工,在该系列电影的最新作品《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中遇到了一个可怕的新敌人。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只不过这次的敌人不是「具体的人」,而 是「某个物件」: 一种…

    2025年6月4日
    5100
  •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WPCOM。这是您的第一篇文章。编辑或删除它,然后开始您的博客!

    2017年4月14日
    12422
  • 最好的美剧,来自诺兰

    路西法尔 2001年,举世震惊的「9·11」事件发生,2011年,「9·11」事件十年之后,CBS电视台推出了一部以反恐和电子监控为题材的电视剧——《疑犯追踪》,因其准确预言了斯诺登和「棱镜门」事件,而令人刮目相看。 到今年,「9·11」事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疑犯追踪》首播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重温这部电视剧也许适逢其时。 《疑犯追踪》(2011) 《…

    2025年6月4日
    5700
  • 四十年前,他用一部战争片改写历史

    作者:Jonathan Rosenbaum 译者:Issac 来源:《Chicago Reader》 就像空气清新剂一样,美国电影中渗透着一种讲述遗失的纯真的迷思,这种迷思最终代表了很多东西。如果人们渐渐认为年轻人不谙世事可能是其无知的最佳借口,那么,亲切地原谅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天真的方式,则会变成某种不可阻挡的过程的重要部分,即似是刻意保护、保留而非克…

    2025年7月3日
    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