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作者:AA Dowd

译者:易二三

校对:鸢尾花

来源:The Guardian

(2023年7月13日)

伊森·亨特终于遇到对手了吗?

这位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美国情报局最不屈不挠的特工,在该系列电影的最新作品《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中遇到了一个可怕的新敌人。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只不过这次的敌人不是「具体的人」,而 是「某个物件」: 一种有自己思想的电脑病毒,它能高效地计算数字,并能预测伊森的一举一动。

情况对伊森十分不利——但是,不总是这样吗? 他就是要战胜一切困难。

对于伊森来说,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二,也是这一系列电影的终极魅力所在。 《碟中谍》系列的片名本身就呈现了不断升级的挑战,伊森总是迎难(攀爬、狂奔、飙汗,甚至差点摔死)而上。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中真正不可思议的胜利并不属于亨特——片名中的「上」几乎确保了他的成功生存——而是属于《碟中谍》系列本身。在克鲁斯将小银幕上的间谍剧集改编成自己的大银幕动作片超过 25 年之后,这些电影为何仍然如此出色?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 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 》

《 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可能不是该系列的最佳,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它的标准一开始被设置得和亨特常常悬挂在上面的各种摩天大楼和飞机机舱一样高。 这是好莱坞最棒的系列电影——就像它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主演一样,它令人惊讶地没有显现出任何衰老的迹象。

《碟中谍》系列没有烂片——即使是吴宇森进入新千禧年的作品《碟中谍2》也不例外,该片将布莱恩·德·帕尔玛 1996 年结构巧妙、充满悬念的开山之作,硬生生地延续成了一部荒诞不经的动作惊悚片,一部《美人计》式的子弹歌剧。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碟中谍2》

当然,也有人喜欢吴宇森对《碟中谍》的芭蕾肥皂剧式的演绎。他们和那些更喜欢《碟中谍3》的人一样,都是少数群体,因为第其中的大反派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令人不寒而栗。

《碟中谍4》有着一环扣一环的皮克斯式障碍和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或是克里斯托弗·麦奎里执导的三部《碟中谍》中的任何一部,它们都成功地将亨特的高空谍战连贯起来,同时又不失自成一体的乐趣。

每一部《碟中谍》都是一个巧妙的装置,也是臃肿大片的解药,它们将一般暑期电影中拯救世界的情节简化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其中许多都是围绕着克鲁斯以死亡为赌注、抛弃特技替身的一系列胆量游戏展开的。

它们笨得聪明,或许反之亦然:一旦你接受逻辑上的漏洞,它们就有办法让你的大脑嗡嗡作响,因为它们复杂的编排往往令人胆战心惊。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 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 》

这些影片中的人物,即使是克鲁斯的角色,也几乎不需要太费心思,这是它们的特点,而不是缺点。每部影片都在追求一种更原始的投入,一种与时间赛跑的持续的紧迫感。

是否还有其他电影系列能够当之无愧地赢得「希区柯克式」这样的形容词?

《碟中谍》符合这一标准不足为奇,因为它的首部作品是由这位悬疑大师最忠诚的弟子德·帕尔玛执导的。

《碟中谍》打破了过去三十年来好莱坞动作片的主流趋势:它与其说是一部关于杀戮的影片,不如说是一部让人神经紧张的、与死亡调情的影片。

亨特可能会为了他的国家和同胞牺牲一些人,但他更愿意让自己永远处于危险之中;《碟中谍》系列的大部分核心情节都是悬念的胜利,而不是暴力的胜利。

它们有时甚至围绕着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展开,比如在《碟中谍6:全面瓦解》中,亨特必须在不杀死任何无辜守卫的情况下,想出一个办法把他的宿敌解救出来。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碟中谍6:全面瓦解》

鉴于《碟中谍》系列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更新换代的频率之高,它们在创意上令人难以置信地保持了一致性。

克鲁斯和文·瑞姆斯是唯二出演了每一部《碟中谍》的演员;多年来,亨特的小跟班阵容不断变化,每部续集的演员阵容也都不一样。

创作团队也一直在变——至少在麦奎里于 2015 年推出《碟中谍5:神秘国度》之前是这样的。

在此之前,《碟中谍》一直处于不断重塑风格的状态,每次都有不同的导演将自己与克鲁斯的关注点融合在一起。这使得《碟中谍》成为好莱坞少见的既是幕后人才的旋转门、又是个人风格的可靠来源的系列电影——换句话说,它们既属于各位导演,又特属于克鲁斯。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碟中谍5:神秘国度》

当然,不变的是克鲁斯。他的明星效应,通过他不遗余力的维护得以延续,进而成为该系列的支柱。按照标准定义,亨特可能算不上是一个角色——他更像是一个密码,而不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但他一定是克鲁斯致力于通过疯狂的特技表演来制造惊险刺激的理想化身。

克鲁斯将自己的决心(以及对人身安全的漠视)与角色的决心合而为一,他将每部电影都视为一场与「老当益壮」这一概念的疯狂竞赛。这并不是说他的特技表演一次比一次危险。而是随着克鲁斯的年龄渐长,风险也相应增加。他似乎永远不会停下来。

《碟中谍》往往会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如果说由软饼干乐队创作的配乐还不能证明这一点的话,那么《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那「复仇者联盟式」的开放性结局应该足以证明了。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但是,这些电影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德·帕尔玛所开创的间谍惊悚片模式,并在每一部续集中塑造出不同的形态。

它们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独立,情节线索或多或少都比较松散: 当你观看一部《碟中谍》时,你会和克鲁斯一起沉浸在那令人窒息的时刻,而不是等待配角的出场或呼应,也不会期待下一部电影的预告。

比如说,当有人从升空的飞机上掉下时,你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焦虑感,因为你知道你所看到的一切并不只是通过电脑特效打造的。

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
《碟中谍7: 致命清算(上)》

克鲁斯在《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上映前承诺,他会继续拍摄《碟中谍》到80岁。这或许是一个悲剧:即使是最不服输的电影明星,最终也可能触摸到他的极限,或是面临绝境。

但如果说该系列的前七部电影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话,那么最简单的可能就是它的收益一直在增长。

一个系列电影在五十年后仍能带来惊喜吗?无论看起来多么难以企及,克鲁斯的胜算总是很大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31736.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4日 下午1:56
下一篇 2025年6月4日 下午1:57

相关推荐

  • 这是我们看到影史最佳的唯一机会

    莫沫沫 今天,6月6日,是香坦·阿克曼75岁生日,她的生涯杰作《让娜·迪尔曼》历经坎坷,终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了。借这个万分难得的机会,我们来比较深入地谈谈阿克曼。 香坦 ·阿克曼对电影艺术的所有贡献中,最值得强调的,是她彻底改变了拍摄日常生活的方式,她将最平庸的姿态和最普通的惯例,提升到「电影事件」的层面。 她对日常生活的微小细节、质感和声音的细致关注,…

    2025年6月7日
    6900
  • 半个世纪前,震惊世界的一部电影

    作者:Wheeler Winston Dixon 译者:易二三 校对:Issac 来源:Senses of Cinema (2021年4月) 卢基诺·维斯康蒂的《纳粹狂魔》(1969)是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回过头来看,人们可能不禁会想维斯康蒂是如何逃脱审查的。 这部电影的预告片甚至也过于夸张,充斥着施虐和暴力,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剥削片,而不是对德国纳粹时代的严…

    2025年5月11日
    9300
  • 一代武侠宗师,走好

    庄山贝 想谈谈前段时间去世的唐佳,香港武术指导的一代宗师。 邵氏影迷知道唐佳的,肯定也会知道刘家良。两人是合作伙伴,名字经常一起出现在电影片头。刘家良名气更大一点,这或许也稍微掩盖了唐佳的名声。不过当我们单独把唐佳拎出来谈的话,会发现他和刘家良是完全相反,或者说互补的一个人。 唐佳的武术设计风格,根源在于他独特的双重学艺背景。 首先,他追随粤剧名伶陈锦棠学艺…

    2025年7月9日
    3600
  • 《以法之名》火翻暑期的背后,全是方法论

    Eros 说到暑期爆款剧,第一个绕不过刚刚收官的检察题材剧《以法之名》。 《以法之名》 它提出的「刀刃向内」的视角,极具突破性,又塑造出鲜活立体的检察官群像,不仅引起大众热议,甚至在司法从业者内部,都获得很高评价。 网上谈这部剧的文章已经挺多,不过我们这次想从创作者的视角出发,谈谈它的门道,谈谈拍出这样一部剧的核心关窍。 同时我们注意到,这部剧是虎鲸文娱敦淇…

    2025年7月21日
    1100
  • 南洋华人帮派传奇,文化碰撞中的生存博弈

    Eros 帮派传奇,一直是影视剧题材的一大宗。之前我就觉得,从美国到欧洲,从大陆到香港,大概已经没有自己没看过的帮派剧了。 不过,最近天天追的《狮城山海》,就让我不得不说一句,这种聚焦华人闯荡南洋的帮派传奇剧集,过去还真没怎么见过。 作为一个帮派故事,它的稀缺性体现在好几个方面。比如故事的时代说上世纪40年代,地域是东南亚,俗称南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地理…

    2025年5月12日
    2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