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赛人

幼时听收音机,常有串台的状况,那时定力还不错,管它南腔北调的,总能将自己的耳音固定下来。如今,看电影,一遇到串片的情形,注意力就很不争气地分散开来。

《燃烧》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到阔别多日的男女在机场重逢,就让我想到林爱华的《十二夜》,再接着看,又联结上了《恋恋风尘》。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燃烧》

侯孝贤处理那一幕,韵味十足。一男生想看女生衣服里面有什么,女生就把衣服脱了给对方看,全然不顾,女生的男友就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看着。侯孝贤就是要这本事,任那点沉默一点点鼓胀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又消隐了下去。

李沧东的电影从来就不会轻描淡写,也不知是「不能」,还是「不为」。阅毕,在我脑海里,转了无数圈的电影,是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直译的话应该是叫「女人不见了」。李沧东熬了七年的老汤,端出来的大抵就是这个。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为什么会不见,给的惟一一个暗示,是全钟淑因积极投身到韩国最负盛名的整容业中去,而沦为卡奴,债台高筑后,就玩起了失踪。随之也响起了我最爱的一句台词:这个世界就没有一个供女人生存的国度。以此类推,好像这个世界是专为男人而发明似的。

这个理由是否确凿,李沧东不想过多理会,他当然也不希望各位看官去钻这个牛角尖。但有一点是必须留意的。从来不知道想些什么,或该写些什么的文学青年刘亚仁,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话不投机便上床的准女友,另一个是多年未见便要钱的母亲。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在刘亚仁看来,他这一生遭遇到两次完全没有防备的遗弃。他以前看来是太被动了,这次他要主动一把。

西方的某些心理学理论,认定化被动为主动是人的成长质变。刘亚仁成长了一把,主动了一回,代价是他把自己给遗弃掉了。在送走他人上路之余,自己也走上了不归路。刘亚仁的一丝不挂,是如婴儿般要回到母体。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演技浑然天成的刘亚仁

影片之前已有暗示,全钟淑对人生的最大愿景,是希望死亡能换来自己从来就不存在一样。《燃烧》可咀嚼的空间大致如此,是否形同嚼蜡,得看各位的味蕾发育的如何,又是如何发作的。

我对那些强行灌输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概念;自作聪明的安置密码,却不提供路径的策略性表达,早就有些审美疲劳了。硬要解读也未为不可,无论是村上春树的《烧仓房》,还是威廉·福克纳的《烧马棚》,都可看出,所谓的燃烧自己,是不可能点亮别人的。

而猫、手表、水井所带来的,这些涌动感的信息流动,都只是刘亚仁对过往记忆的反复求证。虽然一开始,全钟淑那张遭到篡改的容颜,就已经提醒我们,那无非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但你愿意被李沧东牵着鼻子转,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刘亚仁要求证什么呢?他的底层际遇所仅存的那一点优越感。稍作体察,就能发现刘亚仁和阔少史蒂文·元惟一能进行对话的,便是全钟淑从未向他表白过的爱恋。

就这一点,史蒂文-元也极为慷慨的赠送给了刘亚仁,他还极为贴心地,向刘亚仁不阴不阳地输送了嫉妒之情。全钟淑认为刘亚仁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除了人证之外,其它的证据几乎为零。

说穿了,整部影片也就是一个人在和自己不停打心理战。战争的结果是,我认为你爱我,你就一定会爱我。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国人观片,受阶级立场的浸淫极深。韩国电影在这一方面,也予国人极大的满足感。《燃烧》里是那辆小货车,是怎么也追不上那辆小跑车的。李沧东本人也确实是对社会话题投入极大关注的作者导演。

只是《燃烧》里的三个人物,一个不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一个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流泪,另一个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为生存本身,还是该为生存的意义放置进更多的焦虑。

这三个人虽然因自己的阶级属性或自怜或骄傲,但还不够全然的社会化。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一种类边缘状态。这一点韩国历史上的屈辱记忆息息相关,大量的韩国电影都充斥着自残、自毁的倾向。

这是李沧东最好的作品?值得商榷

在电影中,常常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也要上。《燃烧》也概莫能外。那便是我认为你伤害了我,你就一定伤害了我。我想说的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这部几乎与复仇无关的电影里,你所能杀的,其实也只能是你自己。

影片最后血腥的一幕,又让我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这么一刀一刀捅下去,然后将衣服一件一件脱下来。我特别一厢情愿地将《燃烧》视为一部李沧东反思创作,并自省的一部影片。我希望李沧东的下一部电影,他能将衣服一件件的穿起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4485.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午1:46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午1:52

相关推荐

  • 刚刚公布的诺奖得主,也是伟大的电影创作者

    Nose 刚刚公布的2025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果然是他! 前几天看赔率,就觉得今年大概率是他了——拉斯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 诺奖的授奖词是:凭借其引人入胜且充满远见的全部作品,在末日恐怖之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 这个评价,可能借鉴了苏珊·桑塔格当年的一个说法。桑塔格说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是当代匈牙利的末日大师,堪比果戈理与梅尔维尔。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的作品,有…

    2025年10月10日
    3900
  • 能接班德尼罗的演员,就是他?

    莫二 戛纳电影节的第一天,克鲁瓦塞特大道最大的明星,当然是马丁 · 斯科塞斯的两员爱将。 罗伯特·德尼罗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手中接过了荣誉金棕榈的奖杯,这幅极具传承意味的画面让电影宫的掌声经久不息。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颁奖时称赞德尼罗是「演员的典范」,并赞扬他「为我们的民主而战」的努力。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重点不是夸奖对方的电影成就?好像那已经不言而喻…

    2025年5月15日
    22400
  • 他什么时候退休?希望永不

    作者:Freda Freiberg 译者:易二三 校对:覃天 来源:Senses of Cinema (2006年7月) 在宫崎骏导演的《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中,一个邪恶的女巫对朴素的年轻女主角苏菲施了咒语,把她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 《哈尔的移动城堡》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苏菲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哀叹着衰老的不便和困难。尽管如此,她被带入了一个…

    2025年5月2日
    18000
  • 席琳·宋 新片来了!她要探讨现代社交的残酷面

    作者:Angelique Jackson 译者:易二三 校对:覃天 来源:Variety (2025年6月15日) 「席琳·宋之夏」——正如查莉· XCX 在科切拉音乐节上所声称的——伴随着这位奥斯卡提名导演的第二部电影《物质主义者》的上映,将正式拉开帷幕。 《物质主义者》 在炎热的夏季,席琳·宋正以「影院女王」的身份大放异彩——尤其是考虑到她的导演首作《过…

    2025年6月23日
    16500
  • 日本动画史上,延续四十年的奇迹

    一个树宝 又一集哆啦 A 梦剧场版在国内公映了。 这几年,哆啦A梦的剧场版真的是在国内上了不少,几乎年年和日本「准同步更新」,没有缺席过。 而且也不用太多宣传,电影的票房从来不差,因为大家对它的预期非常适度(它就是一集哆啦A梦而已啦),它也总能稳稳交付。 《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 今天想来谈谈哆啦A梦剧场版四十年的历史,因为我感觉可能有观众以为它来得太…

    2025年6月2日
    20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