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乒乓球队中,林高远并不特别突出。他既是“小林将军”,也是“林妹妹”。尽管在国家队效力多年,他却始终未能登上奥运舞台。但在父母心中,他是无可替代的,世上一切美好皆不及他。
2024年三月,林高远现身双鱼品牌的代言活动。抵达广东活动现场时,他的父母早已翘首期盼许久。尽管相聚时光十分短暂,但却格外珍贵。见到平日里只能通过手机相见的儿子,林母顿时泪眼婆娑。林父则面带微笑地站在一旁,望着已成为国家乒乓球队主力的儿子,心中或许感慨昔日付出终有回报。林母递给儿子一个红包,据说这是为了弥补春节时未能给予的压岁钱。尽管林高远即将迈入三十岁,但在母亲眼里他依然是个孩子。林母透露,小林在外参赛时曾发高烧至38.9度,作为母亲却无法陪在身边。孩子远离家乡,母亲时刻牵挂,短暂相聚后,林高远便要前往国家队训练基地。即便是一家人亲密无间,但下一次相见的时间仍难以预料。即便相聚时间不多,林母始终未曾对支持儿子打乒乓球感到遗憾。林高远常年随国家队四处征战,父母最开心的时刻便是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儿子的比赛。林高远能够取得今日的成绩,不仅得益于父母的鼓励,更离不开自身的不懈努力。
林高远踏上乒乓球之路仿佛在他降生之际便已注定。他的祖父与父亲皆是对乒乓球极为热衷的爱好者。林父从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逐渐转型为乒乓球教练。而林高远的母亲高伟霞是一位普通的工厂职工,她将全部的关爱倾注在了儿子身上。可能是继承了父亲的运动天赋,林高远从小便显露出对乒乓球的浓厚兴趣。在他3岁时,林高远就热衷于颠球或对着墙壁打球。状态佳时,他能连续击球多达五十次。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而言,这已经超越了许多成年人的表现。在震惊之余,父母决定不应让孩子的天赋荒废。四岁时,林高远被父母送到乒乓球学校进行专业训练。两年后,六岁的林高远独自前往广州继续深造。那时,林高远对乒乓球并不感兴趣,只感到无休止的训练使他的身体极度疲乏。为了培养儿子,母亲宁愿自己不添置新衣,也要确保儿子的训练条件更为优越。后来,父亲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投资,几乎耗尽了家中的大部分积蓄,接手了当地的一家乒乓球馆。宽敞的球馆成了林高远的专属训练场所。三口之家常常在球馆里度过漫长的半天时光。父亲指导林高远进行训练,母亲则在一旁陪伴。渐渐地,林高远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他逐渐相信自己的未来将与乒乓球紧密相连。父亲的严厉常常令林高远暗自落泪,而母亲则时常通过炖汤来抚慰他的心灵。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之下,林高远的球技迅速提升。9岁那年,他摘得了全国乒乓球比赛南方赛区的桂冠。14岁时,他在全国少年锦标赛中先是夺得男单冠军,随后又获得男团亚军。同年,他被征召进入国家一队,与马龙、许昕、张继科成为队友。在前往国家队报到前,林高远给母亲购置了一件新装。母亲深受触动,此后,每逢观看林高远的比赛,她都会穿上这件衣服为儿子助威。“天才”仅仅是中国乒乓球队的起点罢了。与其他队员相比,林高远的天分并不突出,唯有靠勤奋来缩小差距。林高远的人生路径,仿佛和他的名字相呼应,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行。然而,正值青春期,正是容易叛逆的时期。加入一队后,林高远一度沉溺于电子游戏,几乎荒疏了日常训练。因此,他先是被调回二队,随后,甚至险些被国家队退回省队。尽管是自食其果,但林高远备受打击,年纪轻轻就有了退役的想法。随后,在母亲的支持与陪同下,他终于走出了阴影。重返国家队后,林高远剪短头发以示决心,默默立誓要开创一番事业。
为了赶上前辈的脚步,林高远时常去观摩“国乒三剑客”的训练。望着这位一心向上拼搏的年轻人,马龙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在训练间隙,马龙经常给予林高远技术上的指导,并剖析他存在的不足。两人虽非正式师徒,但却情同师徒。经过多年的历练,2017年,22岁的林高远终于重返国家队一队。那一年,恰逢杜塞尔多夫世乒赛选拔参赛队员,国乒共有12人参与角逐。马龙、许昕、张继科、樊振东均在其中,可谓众星云集且竞争激烈。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前并不受瞩目的林高远成为一匹黑马,在选拔赛中表现出色,成功获得直通名额。自此以后,林高远在国乒主力阵容中站稳了脚跟。林高远左手握拍,擅长快速进攻与弧圈球结合,球风灵动自如。因为林高远反手抽击的动作犹如利剑出鞘,因此获得了“小林将军”的美誉。随后,林高远代表队伍参加了杜塞尔多夫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男子单打八分之一决赛中,林高远对阵同样左手握拍的许昕。林高远凭借凌厉的攻势,迅速以二比零的大比分领先。但许昕在逐渐适应了林高远的攻击节奏后,依靠丰富经验将比赛拖至第七局。决胜局中,林高远以10比5占据优势,只需再得一分即可锁定胜局。然而,林高远在紧要关头却显得有些迷茫,眼中流露出犹豫不决。最终,许昕连得七分,逆转取胜。随后在多场赛事中,林高远多次在占据上风时错失胜机。连续的失利,使他无缘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大赛软脚虾”成了贴在林高远身上难以摆脱的标签。如何调整心态,成为林高远亟待解决的问题。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许昕离开了国家队,这给了林高远崭露头角的机会。在2022年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中,中国队表现不尽如人意,多位选手相继被淘汰。林高远成为国乒唯一晋级的选手,并且顺利闯入了决赛。决赛中的对手正是他曾败北的张本智和。这仿佛是命运赋予他一次扭转乾坤的契机。然而,相似的一幕再度重演,握有赛点的林高远又一次被张本智和反超,最终以三比四惜败。仅仅一步之遥,又一次失之交臂。然而,屡次仅差一步,实际上却意味着差距不小。长此以往,“小林将军”的称呼逐渐被“林妹妹”所代替。一场场的较量,一次次的失落。观众似乎已经对林高远的失落习以为常,但作为运动员,林高远却不能对此无动于衷。
在接受采访时,林高远表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使得一些球迷对他丧失了信心,觉得他难以胜任。然而林高远从未气馁,总是微笑着说:大不了从头开始。在巴黎奥运会的备战周期里,林高远始终奋力争取参赛资格。到了2023年,他成为国家队中唯一一位在外战中保持全胜的运动员。此外,他还夺得了WTT球星挑战赛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及混合双打三项桂冠,荣膺三冠王。2024年,在乒乓球世界杯赛场上,林高远再度遭遇逆转。林高远在领先三局的情况下被马龙连扳四局,如同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了。最终,他依然未能赢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即便结果不如人愿,母亲始终对他充满信任。在奥运会期间,国家乒乓球队一个电话便将林高远从国内召唤来担任陪练。林高远勤勉敬业,完成陪练任务后又立即飞回国内。本月的WTT澳门冠军赛上,他表现极为出色,在男单32强赛中顺利晋级。尽管目前的成绩尚不足以庆祝,但我们真诚希望林高远能够再创佳绩。
在国家队中,另有一位选手的经历与林高远颇为相近。郝帅曾经也是名声显赫的“国乒六小龙”之一。然而,他却被国家队管理层认为存在心理素质问题。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男单八强战中,郝帅被外国选手逆转,先赢三局后连丢四局。这场竞赛,让梅兹脱颖而出,却也差点让郝帅一蹶不振。郝帅的职业生涯,比林高远还要坎坷。他仅有的一个世界冠军头衔,甚至被球迷戏称为“侥幸所得”。但与林高远相似的是,尽管郝帅在赛场上屡次失利,却始终未曾屈服。他在赛场上的多年奋战,只为证明自己的实力。2017年,是林高远崛起的时刻,也是郝帅告别中国的时期。看到在国内难以崭露头角,郝帅选择远赴日本继续竞技生涯。如今,41岁的郝帅仍在日本联赛中奋力拼搏,挥洒着自己的热情与汗水。回顾郝帅和林高远的职业道路,遗憾似乎始终如影随形。然而,他们从未停止努力。他们就如同各行业中平凡的从业者。没有耀眼的光环,不是天之骄子,也无显著的战绩,不是众人传颂的英雄,仅仅是一名普通的运动员。说他们是“普通人”似乎低估了林高远和郝帅的实力。毕竟他们也是业内的顶尖选手,只是在与其他传奇选手较量时略显逊色。外界常评论郝帅是蹭冠军,林高远无缘奥运。然而他们都曾在国家乒乓球队的核心位置坚持了十余年。能够在国家乒乓球队这支顶级队伍中坚持十多年,确实令人钦佩。并非只有登临巅峰才能称之为“高远”。即便不能成为常胜将军,做个坚韧不拔的小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林高远一直坚持不懈,他的母亲也从不后悔让他走上这条路。她始终坚定地站在儿子身后,给予他最宝贵的情感支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7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