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张国荣逝世22年后,一段往事再度引发关注。向太陈岚在视频中透露,张国荣跳楼前最后一通电话是打给她,表示想开发布会澄清自己没有抑郁症,并请求她陪同出席。这番言论迅速成为热搜话题,将这位巨星的死因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据向太回忆,张国荣在生命最后时刻仍坚持自己并非抑郁,并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她答应了张国荣的请求,但发布会最终未能举行,让她背负了多年的内疚。向太认为,以张国荣的性格绝无可能选择跳楼,推测其自杀可能与早年拍戏时接触“脏东西”有关,曾试图安排驱邪但未果。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然而,这一说法与多方证实的事实存在明显矛盾。警方调查显示,张国荣坠楼前留下的遗书中写有“抑郁”和“痛苦”等关键词,其经纪人陈淑芬也多次证实他长期受抑郁症困扰。张国荣的大姐张绿萍生前透露,弟弟虽然难以理解自己为何会抑郁,但医学诊断确认他是生理性抑郁症,这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疾病,与性格强弱无关。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导演王晶则提出另一种视角:张国荣在转型导演过程中遭遇重大挫折,投资方入狱导致项目搁浅,这可能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影迷熟知的场景是,张国荣最后时刻联系了挚爱唐鹤德和经纪人陈淑芬,陈淑芬赶到现场后用自己的外套盖住他身体,保全了这位巨星最后的尊严。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网友对此事反应不一。多数人强烈谴责重提死因的行为,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有观点认为,向太的初衷可能是出于未解的心结,但旧事重提反而让逝者再度陷入舆论漩涡。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时光流转,张国荣的离去依旧是无数人心中的痛。这场争论让我们再次审视那个春天留下的遗憾。与其纠缠于死亡谜团,不如记住他在《霸王别姬》中的绝代风华,在《阿飞正传》里追逐自由的孤独背影。他的艺术成就与人性光芒早已超越任何世俗猜测,成为永恒的星光。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正如一位粉丝所言:“我们要纪念的是他活时的光彩,而非死时的阴影。”无论真相如何,张国荣的故事与作品永远是我们记忆里最珍贵的宝藏。

向太曝张国荣离世前细节,最后一通电话内容曝光:要开记者发布会 澄清抑郁传闻引发热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62386.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9月10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9月10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朱媛媛头七李乃文喊话辛柏青,粉丝听了直抹泪,不愧20年老同学

    “中戏小虎队”的友谊为什么这么打动人?因为稀缺!李乃文、唐旭、朱媛媛从校园到舞台,三十年来不炒作不立人设,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亲人般的相处模式”。学生时代互相扶持,毕业后依然并肩作战;舞台上默契十足,生活中互怼调侃,甚至在朱媛媛离世后,李乃文在舞台谢幕时泣不成声:”媛媛,走好!”这种毫无…

    2025年5月26日
    22700
  • 贾冰瘦脱相 压力给到沈腾

    5月31日,演员贾冰的妻子发视频,祝福大家端午节快乐,并配文 从此我家多了个瘦子 。 两人合影中贾冰明显瘦了很多,评论区纷纷在问怎么瘦这么多,都瘦脱相了!贾冰妻子回复:真的就是少吃(一天一顿的那种)运动。 贾冰本人更是在评论区笑称:一次少做点米饭,人家吃不下啦。网友:冰哥做饭那么好吃,怎么忍得住! 据悉,贾冰曾在综艺节目中展露过自己的厨艺,沈腾吃过之后直呼:…

    2025年6月2日
    22300
  • 邓超在《刺杀小说家2》中演爽了 赤发鬼对味

    昨晚我看完了《刺杀小说家2》,九点多的IMAX场。影片时长超过两个小时,坐在影厅里时,前排有人在吃韭菜盒子,那味道让我觉得这是整场最真实的感官体验。银幕上的光怪陆离显得遥远而刻意,每个镜头都在提醒你这是一部大片,要震撼、烧脑,让你值回票价。结果反而让人清醒,就像闻着韭菜味看神话,现实总会在某个角落冒出来提醒你此刻坐在哪里。 两个多小时确实不短,长到足够让屁股…

    2025年10月6日
    11900
  • 杨紫 看得出她是公主

    杨紫白色纱裙亮相红毯,简直杀疯了,看得出她是公主。

    2025年6月29日
    15300
  • 被吹上天的国产片也翻车了

    曾几何时,某些国产片凭借铺天盖地的营销造势,在上映前就被捧为"年度神作"。然而当观众真正走进影院,却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剧情漏洞百出、演技尴尬生硬、特效五毛廉价。这场由资本操纵的"造神运动",正在遭遇越来越多观众的理性抵制。 营销狂欢下的品质陷阱 某部号称"国产科幻新标杆&quot…

    2025年7月7日
    10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