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睡眠不足,多数人只联想到“白天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却忽略了它隐藏的深层危害——长期睡眠不足会打破身体的炎症平衡,诱发持续的“低级别慢性炎症”,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升级为波及全身的“炎症风暴”,成为多种疾病的“隐形推手”。
睡眠并非“身体暂停工作”,而是免疫系统、代谢系统“修复与调节”的关键时段。一旦睡眠不足(长期<6小时/天,或睡眠质量差),身体的“抗炎机制”会被削弱,“促炎因子”则会失控释放,形成炎症“恶性循环”:
1.免疫系统紊乱:抗炎细胞“罢工”,促炎因子“泛滥”
正常睡眠时,人体会分泌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同时抑制促炎因子(如IL-6、TNF-α)的释放,维持炎症平衡;
睡眠不足时,免疫系统“加班紊乱”:负责吞噬炎症细胞的“巨噬细胞”活性下降50%以上,而促炎因子IL-6的水平会升高2-3倍(研究显示,连续熬夜3天,IL-6浓度可达正常时的4倍),这些因子会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像“火种”一样引发组织炎症。
2.肠道屏障受损:“炎症入口”被打开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屏障能阻止肠道内的细菌、毒素(如内毒素)进入血液。而睡眠不足会:
减少肠道“有益菌”(如乳酸菌)的数量,增加“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降低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导致黏膜出现“漏洞”,内毒素趁机进入血液循环,触发“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医学上称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3.压力激素失衡:皮质醇“帮倒忙”,炎症失控
正常情况下,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在早晨升高(唤醒身体)、夜间降低(助力睡眠),且具有“抗炎作用”;
睡眠不足时,皮质醇分泌节律紊乱:夜间皮质醇不降反升,长期高浓度皮质醇会“过度刺激”免疫细胞,使其释放更多促炎因子,反而削弱抗炎能力,形成“越缺觉→皮质醇越高→炎症越重”的恶性循环。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61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