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娱乐圈里明星爆火的速度越来越快,背后似乎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导演王晶就大胆揭露了这个娱乐圈里的“潜规则”——资本造星。
过去,资本推捧明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邱淑贞凭借资本的大力扶持,迅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苗可秀更是因为嘉禾公司在香港天星码头悬挂巨幅海报两个月,一夜之间蹿红。还有张曼玉,参选港姐前就因新世界中心百货的巨型广告积累了全港知名度,未夺冠已成焦点。那时候,资本推捧明星,确实能打造出一个个闪耀的明星。
可如今,资本造星的效果大不如从前。部分流量明星“素质远不及过去”,却依然被资本硬推。王晶直言,当下部分艺人“看不到多好却突然爆火”,甚至炮轰姜涛“被资本捧到与能力不符的高度”,破坏了行业生态。当数据泡沫淹没专业主义,行业终将反噬自身。
饭圈追星:从“欣赏演员”到“盲目氪金”
你有没有陷入过饭圈追星的狂热?王晶直言,追星是很愚蠢的行为。欣赏一个演员,真的不需要花很多钱。
内地那些饭圈,追星都是花父母的钱,真的很没必要。粉丝们盲目氪金,为明星打榜、买专辑、刷数据,却忽略了明星本身的艺术价值。这种畸形的饭圈文化,不仅让粉丝们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破坏了娱乐圈的健康发展。
饭圈追星的狂热,往往让粉丝们失去了理性。他们不再关注明星的作品,而是盲目地为明星的商业价值买单。这种现象,不仅让明星的艺术价值被忽视,也让粉丝们陷入了盲目消费的陷阱。
娱乐产业:从“数据泡沫”到“可持续发展”
面对资本造星和饭圈追星带来的种种问题,娱乐产业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晶提出了三点建议:粉丝经济的理性化、合约人性化、公司的多星孵化能力。这三重基石,或许能为娱乐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粉丝经济的理性化,意味着粉丝们应该更加关注明星的作品,而不是盲目地为明星的商业价值买单。合约人性化,则要求娱乐公司更加公平地对待艺人,保障他们的权益。而公司的多星孵化能力,则是娱乐产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培养出更多有实力的艺人,才能让娱乐产业更加繁荣。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5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