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天气转凉、秋燥渐显,人体易出现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养生需兼顾“润燥、护脾、强肺”。以下3个简单易操作的动作,适合日常练习,帮助身体顺应季节变化:
1.扩胸展肩式:宣发肺气,缓解秋燥疲劳
作用:出伏后肺气易“收敛过度”,导致呼吸浅促、精神不振。这个动作能打开胸腔,增强肺部通气量,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咽干、胸闷等秋燥不适。
做法: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手下垂放于身体两侧。
吸气时,双臂缓慢向两侧打开,掌心向前,尽量向后展开肩胛骨,感受胸部扩张(类似“扩胸运动”),同时抬头挺胸,视线略向上。
呼气时,双臂缓慢收回,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含胸低头,放松背部肌肉。
重复10-15次,动作缓慢平稳,配合呼吸节奏。
注意:肩膀放松,避免耸肩;扩胸时不必过度用力,以身体舒适为度。
2.弯腰触脚式:健脾润燥,促进消化
作用:出伏后脾胃功能较弱,易积食、腹胀。此动作能拉伸腰腹肌肉,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排出体内余湿,同时缓解久坐导致的腰部僵硬。
做法:
双脚并拢或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垂放。
吸气时,双臂向上伸直,掌心相对,延展脊柱(腰部微微后弯,感受身体向上提拉)。
呼气时,缓慢向前弯腰,膝盖微屈(避免锁死),双手尽量向下触碰脚尖或脚踝(不必勉强,能触到小腿即可),感受背部和大腿后侧的拉伸。
保持3-5秒,吸气时缓慢起身,回到起始姿势。
重复8-10次。
注意:弯腰时用腰腹力量带动,而非强行低头;高血压、腰椎不好者可减小幅度,避免猛起猛落。
3.踮脚蹲起式:固肾护阳,增强免疫力
作用:秋季需“藏阳气”,脚部是阳气之根。这个动作能刺激足底穴位(如涌泉穴),提升肾气,同时锻炼下肢肌肉,增强身体耐力,抵御初秋凉意。
做法: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双手叉腰或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吸气时,双脚脚跟慢慢抬起,用前脚掌支撑身体,保持身体直立(可微屈膝保持平衡)。
呼气时,缓慢下蹲,膝盖弯曲不超过脚尖,同时脚跟落地,臀部向后坐(类似“半蹲”),感受大腿肌肉发力。
起身时,再次踮脚,重复动作。
每组10-12次,做2-3组。
注意:蹲起时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弯腰;平衡较差者可扶墙或椅子辅助,防止摔倒。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5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