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路西法尔

在美影厂八十年代出品的众多经典国产动画中,《黑猫警长》不是制作最精良的一部。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在当时,这部仅有五集便被腰斩的动画只是美影厂一次不太成功的系列片尝试,然而以后来人的眼光来看,《黑猫警长》比同时期的任何国产动画更值得大书特书,盖因九十年代国产电视动画的类型特征在这部作品里已经初具雏形,无论优点与缺陷,追根溯源都可以找到这部作品上。

提起《黑猫警长》,普通观众的第一印象恐怕还是食猴鹰、吃猫鼠、吃丈夫的螳螂等各种的「童年阴影」。然而除去童年记忆的光环,今天真正还在看八十年代国产动画的硬核爱好者恐怕对《黑猫警长》的评价不会太高。原因也很简单:这部动画实在太放飞自我了!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比如大家都知道黑猫警长的死敌是「一只耳」,它的耳朵是在动画的第一集被黑猫警长用枪打掉的。但是重看这集实在令人大跌眼镜:黑猫警长开枪之后,一只耳闪开了子弹。谁知子弹竟然自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掉过头来打掉了一只耳的耳朵!

我能理解动画师想表现黑猫警长枪法如神,以及借鉴了一些外国喜剧动画,比如《猫和老鼠》里的表现方式。但负责分镜的导演和动画师显然都没有意识到:在比较严格的物理法则下,子弹是无法这样拐弯的。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黑猫警长》和《猫和老鼠》追求的是不同的艺术效果,杰瑞夸张地中弹之后不会鲜血淋漓,这样混搭风格有点不伦不类。

类似的似有心又无意的失误在《黑猫警长》为数可不少:比如第一集里森林警队出动,猫儿们清一色骑的是普通摩托,可是打蝗虫时就变成了《黑猫警长》招牌式的,没有轮子、会悬浮的高科技摩托。既然摩托车会飞,警员们捉拿食猴鹰时又何必辛辛苦苦地爬山呢?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又如第四集「一只耳」想逃往非洲,黑猫警长召唤出了老鹰,可是之前大战食猴鹰的时候森林警队出动的可是白鸽和直升机啊!这样的失误累积多了,给人的感觉就是编剧也好、导演也好,对于科幻其实比较隔膜,一味追求未来感,并没有保持作品世界观延续性、完整性的概念。

因此《黑猫警长》在美影厂受到冷遇也不是没有道理了。曾任《天书奇谈》导演的钱运达在《孩子们为什么喜欢 <黑猫警长> 》一文中回忆道:

「1984年,当这部影片的第一、二集刚刚完成的时候,我和不少同志看后,都感到它内容比较一般,表现缺乏民族特色。因此,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可是没料到,影片上映后,却受到了孩子们极其热烈的欢迎……」

为什么如此看重「民族特色」?因为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动画片统购统收,美影厂完全不需要考虑观众市场,最大的动力就是出口换汇、为国争光。冲奖动画会将「民族特色」视为第一追求,《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是美影厂资深动画师,他参与制作的《过猴山》(1958)、《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63)都是民族色彩极其强的艺术片。

以国际动画电影节为目标的话,凭《黑猫警长》的粗糙制作当然是没法送投的。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问题是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艺术家们已经无法仅仅满足于艺术的创作。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美影厂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赶上时代,制作系列动画,这在八十年代已经成为了美影厂领导的共识。

不过当时最被给予希望的是《葫芦兄弟》。葫芦兄弟每集十分钟,长十三集,制作周期为一年左右,基本没有作画崩坏、逻辑断裂等种种bug。

而黑猫警长只有五集,每集二十分钟,却从1983年到1987年,拖拖拉拉地做了五年,最后也没能完成。美影厂对两部影片的资源投入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葫芦兄弟》(1986)

然而小朋友对于动画好坏评断与成年人是大相径庭的。《黑猫警长》从专业角度可以挑出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问题,但它的优点同样无法抹杀:节奏紧凑、情节紧张刺激,一百分钟里几乎没有冷场。说来平平无奇,但在国产动画中真能做到言之有物的其实并不多。

《黑猫警长》被腰斩后,导演戴铁郎曾和科教频道合作过一个失败的续集(并非后来署名凡卉的《黑猫警长》续集),1993年又指导了一部叫《警犬救护队》的动画。

也是动物拟人的主角、也是科幻童话题材,《警犬救护队》基本上可以看作《黑猫警长》的续作。但这部作品反响平平,因为第一集就很无聊,整整二十分钟都是动物们在轮番的唱歌跳舞变魔术。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警犬救护队》

和艺术片不一样,系列动画不是以动作而是以情节吸引观众,没有悬念的话孩子们早换台了。

相比之下《黑猫警长》最拖节奏、最没有意义的动作,就是螳螂的婚礼上各种小动物的表演,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分钟而已。

为什么《黑猫警长》能把悬念从头维持到尾,恰恰就是因为它深受诟病的「黑童话」色彩:食猴鹰吃掉小猴,螳螂吃掉自己的丈夫,吃猫鼠吸干白猫的血——这些情节给观众的刺激太大了。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也许在成年人看来这些故事太扭曲,但对于小朋友来说,重要的不是信息是不是「健康」的,也不是「科幻」严不严谨,而是信息量本身够不够大。

从《黑猫警长》到《警犬救护队》,再到日后的《海尔兄弟》、《虹猫蓝兔》系列,八九十年代诞生了一系列科幻童话元素的国产动画,甚至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身上我们还能依稀看到《黑猫警长》的影子。这部当初被美影厂忽视的作品实际上开拓了国产动画中一个很壮大的门类。

伟大的动画,都必须是童年阴影

《海尔兄弟》

但这些续作都没能重现《黑猫警长》的高度,它们的世界观不见得更完整,内容却越来越「干净」,节奏越来越拖沓,信息密度也越来越低了。《黑猫警长》的优点无人继承,它的缺陷却被无限放大。

戴铁郎或许不是很懂科幻,也不是很懂儿童心理,但他无疑懂得如何调动观众的情绪。他有比较恶趣味的地方,但他知道要把儿童观众当作成年观众来看待。他是一个竭力进入儿童世界的大人,尽管有时显得笨拙,但诚意十足。

相反,九十年代以来的国产动画中的成人元素在逐渐稀释。八十年代之前,中国动画人没有为市场生产动画的概念,到了九十年代,一整套关于儿童应该看什么的理论被建立了起来,讽刺的是八零九零后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国产动画可亲。

成年人会用「消极」、「不健康」、「幼稚」这样道德化的标签来衡量一部作品,但对于儿童来说,「好看」才是唯一的标准。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53868.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1日 下午1:12
下一篇 2025年8月11日 下午1:19

相关推荐

  • 今天看,这还是本世纪最牛的恐怖片创意

    CoreSin 没有想到《死神来了》可以在国内上映,被删剪修改也完全在意料之中,这不是我们今天话题的重点。 《死神来了:血脉诅咒》 我想来回顾一下《死神来了》这个独特的系列,二十多年来对恐怖片类型有哪些创新,它的哲学探讨和创意设计,有哪些成功的地方。 最新这第六部《死神来了:血脉诅咒》,情节围绕1969年发生的一起摩天楼餐厅倒塌事故。影片中,女主角斯蒂芬妮的…

    2025年9月15日
    4200
  • 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作者:Nick Pinkerton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标准收藏》 我们放开了说吧: 成龙的《警察故事》(1985)以商场大作战为结尾,这部电影之于动作片,就像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之于交响乐,或是查尔斯·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之于十九世纪的小说,或是泰奥多尔·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之于表现派绘画。 《警察故事》(1985) 这部电影刚上…

    2025年8月6日
    8300
  • 百看不厌的9分剧,经受了时间考验

    盛昊阳 当尼尔森在2013年宣布将开始监测美剧的网络点播收视率时,也就预示着流媒体点播服务对传统电视网市场的威胁之大,已经让传统意义上的收视率不再掌握对剧集的生杀予夺之权。 如果《怪胎与书呆》诞生在流媒体制霸的年代,这部日后在权威媒体评选的最伟大美剧榜单中频频上榜的制作必然不至于草草收尾,它很有可能会在第三或第四季终于获得艾美奖的青睐,但也有50%的可能性会…

    2025年9月20日
    3100
  • 影史第一?有点过分

    开寅 拍摄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能在世界电影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是让人着实感到匪夷所思的事。 当年它在美国上映时反应平平,甚至连成本也没有收回,但随后却在录像带市场和电视电影频道放映中逐渐声誉鹊起,在IMDB的评分投票中,击败了《教父》,稳居最受欢迎的电影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没有票房巨星、没有女性角色、没有动作场面和特效、长达140分钟的逃狱片来说,取…

    2025年6月17日
    13600
  • 电影历史被这十部电影改变

    作者:Manuel Pedro 译者:朱溥仪 校对:Issac 来源:Taste of Cinema 电影一度被认为是没有未来的发明,它也已经走过了许久。从描绘日常生活的一分钟电影,到详细描述及反映跨越时空的人类经验的剧情长片,电影从杂耍场里的游艺活动发展为一种艺术形式,影响了无数现代人的生活,电影的航程也拓宽了人们的时间边界。 我们列出了一些影响了现代人的…

    2025年6月21日
    1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