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江上

中国人在描述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和时代巨变时,特别爱引用「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这当然跟主席那首写于1949年的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分不开。尽管我们很难说清楚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但是,这句话饱含的强烈的历史纵深感,还是让人肃然起敬。

所以,当作家兼编剧江奇涛写作了一部讲述从北伐战争一直到解放前夕,国共斗争合作的作品,以及导演张黎把它拍成电视剧的时候,选用《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作题目,实在是再恰当不过。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人间正道是沧桑》

导演张黎,是一位有大情怀、大眼界的影视剧创作者。他的本质是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如今,他的盛名已经和《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以及《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绑在了一起,他也因此获得了知识阶层的尊敬。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导演张黎

作为一部涉及国共斗争的剧作,《人间正道是沧桑》显示出了对传统主旋律的超越,跳脱出以往文艺作品中阶级、党派、传统历史叙事的束缚,力图探讨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和党派对立的理念,以更宏大的历史眼光,来观察一个时代,观察一个人的浮沉变迁。它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很难说,它是回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的文化传统,还是具备了一种看向未来的宽广眼界。

今天,我们已经走出了历史的峡谷,有民族复兴的大愿,有两岸一统的现实政治需求,也许无论我们所处的时代如何,我们的本质一样都是中国人,有我们自己承袭已久的文化。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中国人,是多么的爱讲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啊。

故事就是以杨家开始,以杨家结束。杨家三兄妹,立仁、立青、立华,三人代表了国共和民主人士,他们因主义不同而各奔东西,无非是为了家、国二字。而最终梦想,也无非是心系团聚,自始至终,把家、国放在了一起。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尽管叙述的视角是以立青为主,但是在情感上,却并没有过分的偏向。创作者明晰地表达了对于个人选择的尊重,并没有用意识形态的倾向性去赞扬或者批判这些个人的选择。

而且,更能能可贵的的是,创作者在表现他们的选择、坚持和信仰的时候,都和他们的性格和禀赋相连,这就是没有空谈理想和主义。时代大潮之下,根子上却是讲「人」。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立仁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必然是受父亲、受传统影响最深的子女,无论是从正向或反向。他偷用父亲的枪刺杀三省巡阅使,却不曾考虑过家人的安危,还说什么「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首,补天裂」,最后只是一走了之。

综合后来的事情来看,立仁选择的路子,对于传统,对于上一辈人的方式方法(类似于汪精卫搞暗杀),要么是彻底地破,要么是盲从,并没有走出一条创造性的新路,这也是国民党痼疾之所在。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立青的个性更为天真烂漫,他对事情的追问,对真理的追求,往往不离本心,初看是离经叛道,反而是更具有开创性。

立青对立仁的不满,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他对主义、对政党、对所谓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为革命献身、为主义牺牲当然是时代的潮流。但是若是把家庭、伦理、人情都全然不顾,那这种革命的意义又何在呢?

历史是需要互读的,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37年的南京,在商讨对朱德的安保方案后,立青对立仁说「我觉得你没那么混蛋了……以前我老在想,咱们俩到底谁是混蛋……」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共产党,国民党,当过了那个历史阶段,孰是孰非?有时需要把把前尘往事翻过来看,当然这需要更阔大的胸襟和底气。

电视剧中有很多春秋笔法,它显示了历史进程中的错误、曲折和残忍,但是也正如瞿恩说的:「我们的党像大海一样,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能力。」

杨氏兄妹是理想主义的典型,瞿恩则是理想主义的化身。真正决定这部剧作底色的人物,我认为是董建昌,它是一个真正带有「国民性」的角色。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别人骂董建昌是个卖花布的,他也常常以此自嘲。他可以为谁所用,但绝不会为谁绝对效忠。杨立仁骂他是墙头草,但是中国人都是墙头草。「水至清无鱼」、「皎皎者易污」……这也正是中国人信奉的哲学。

董建昌比较实用主义,他没有圣人或者理想主义的负担,却成了圣人所说「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他并未停止对中国前途的思考,从未停止对富国强兵的追求,但是他没有执主义之一端,而是拿来主义说话,谁的主义好用便用谁的主义。

董建昌在剧中有一段自剖,他说:「今日桂系,明日粤系,到头来又成了解放军。你女儿理想呀,完美呀,我老董做人做事百孔千疮,做官做得五花八门,般配不上。两个时代的人,误打误撞到了一起,潮流嘛,凡革命,必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我董建昌从泥沙里拱出一条命来,哪里还能像她那样白玉无瑕?」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董建昌还说:「话又说回来了,粤系也好,桂系也罢,国军做着,解放军也敢当,我董建昌以不变应万变,什么不变呀,做中国人不变呀!还不都是中国人?我老董打鬼子怎么样?一身凛然正气,率领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痛歼力尽,生为军人,死为军魂。」

董建昌将一饮而尽,还说:「老爷子神灵在上,这回不是我老董错了,是你女儿错了。我老董善变,这一次没有变错。华夏立国垂五千年,虽然盛衰兴替,或强或弱,但至少在名分上从来不会有损于统一之局面。以人事而言,英雄角逐,兔起鹘落,乃有成王败寇之谓,但也从未破坏过做中国人的自尊心。还不都是华夏子孙,何必非得恩断义绝,守一隅之地,逆大势之所趋?」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董建昌的这一番话,简直是这部剧作的主旨。

电视剧中,还有另外一个底色式的人物就是瞿妈妈,而且她的出现,往往和吃饭联系在一起。这也似乎是创作者想表现的中国的一句老话:「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9.2分的历史剧,真有它的东西

杨家三兄妹,代表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两极,而董建昌和瞿妈妈的形象,则代表着世道人伦的日常。整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立意,导演与编剧想表达的是——

1840年以来的中国人,不管信仰何种主义,选择什么路线,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和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康。这就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道」,值得尊敬和纪念。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5293.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午2:03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午2:07

相关推荐

  • 他是好导演,不仅因为他是伊朗人

    作者:乔纳森·罗森鲍姆 译者:易二三 校对:鸢尾花 来源:New Lines (2023年6月28日) 贾法 · 帕纳西是伊朗 仍在世的 最重要的电影 导演 ,在我看来(至少在我所熟悉的电影 导演 中),西方 观众 对他的 尊敬 似乎更多是因为他受到的迫害,而不是他的 作品 ,这既令人遗憾,又自相矛盾。 他的 首部 长片《白气球》( 1995) 是 第一部在…

    2025年7月3日
    8500
  • 恐怖片也可以成为艺术经典

    作者:Clyde Folley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Criterion (2022年10月26日) 标准频道上线的80年代恐怖电影集锦汇集了我最喜欢的一些电影,这些电影都是在恐怖片这一类型呈现出奇怪而惊险的新形式的时候拍摄的。当我开始策划这个集锦时,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音像店曾经无处不在的时代。我几乎不可能把我对那个年代的恐怖电影的理解与我租这…

    2025年6月11日
    11700
  • 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他做到了

    作者:Jan Dawson 译者:易二三 校对:Issac 来源:《电影评论》 译者按:罗伯特·奥特曼是好莱坞的「异类」,在好莱坞的工业体制下生存,创作却更贴近欧洲艺术电影。奥特曼曾凭借《陆军野战医院》、《西塞英雄谱》、《银色·性·男女》相继斩获戛纳、柏林(那时还是西柏林)、威尼斯的最高奖,成为为数不多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获得者。 1973年10月,《电影…

    2025年4月15日
    12300
  • 超级黑马,全网注目的神剧!

    吴泽源 在网飞的海量平庸内容海洋里突然冒出了一部佳作——《混沌少年时》。这部四集限定剧在没进行太多预热的情况下一举冲上了网飞播放量榜首,同时也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之作,热度甚至盖过了质素平平的第三季《白莲花度假村》。 《混沌少年时》 此事看上去意外,但当你看到剧集的主创名单后又会觉得很合理。《混沌少年时》的两位编剧和主理人中有一位是斯蒂芬·格拉汉姆,资深英国演…

    2025年4月1日
    19000
  • 这些电影,是对观众最痛苦的折磨

    LOOK 犯罪片一直以来是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原因也很简单,在现实中都惧怕犯罪的观众在安全的影院中却可以享受犯罪分子被惩罚所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与正义感与道德相关,同时犯罪本身所激发的违禁感也会带来一种生理快感。 劫持,又称绑架,是非常古老的一种犯罪手段。在古代,也许会出现人质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是公开透明的,通常都是两国达成了停战协议,一方为了向另…

    2025年3月25日
    17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