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作者:David Parkinson

译者:鸢尾花

校对:易二三

来源:Sight & Sound(2023年5月25日)

让·雷诺阿在拍摄讽刺乡村生活的名作《游戏规则》(1939)时,试图描绘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法国电影本身就似乎处于悬崖边缘。此外,当时法国还拍摄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事实上,我们需要列一份前三十名的片单,才能对这一黄金时代的作品做出公正的评价,并认识到雷蒙·贝尔纳、马克·阿莱格雷和皮埃尔·谢纳尔等经常被忽视的天才导演所取得的成就。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游戏规则》(1939)

无声时代向有声时代的转换是电影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财大气粗的好莱坞制片厂不会为此发愁,而在大萧条的背景下,法国的独立制片公司却愁容满面。彼时的法国电影市场,有声片的受众还不如默片。因此,在配音技术得到改进之前,制片人不得不承担出口他们影片的额外成本。

当然对于编剧和明星来说,声音的出现无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导演还能请来他们心仪的摄影师和美术指导,他们带来的技术支撑着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这种风格通常受到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中心的大众小说的启发。

像雷诺阿的《兰基先生的犯罪》(1936)这样的影片反映了1936年执政的左翼人民阵线联盟所带来的乐观情绪。然而随着和德国日益焦灼战事的展开,雷诺阿的《低下层》(1936)和《衣冠禽兽》(1938)中开始溢出一种绝望的情绪,这对战后好莱坞的黑色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兰基先生的犯罪》(1936)

在《游戏规则》之外,如前文所述,我们列举了30年代其他10部值得欣赏的影片。

1.《诗人之血》(1930)

导演:让·科克托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让·科克托一直对观众将自己的导演首作《诗人之血》和路易斯·布努埃尔的《黄金时代》(1930)相提并论感到失落。这两部作品可能都得到了诺瓦耶子爵的赞助(科克托按照子爵家族的要求被迫删减了子爵的客串角色)。布努埃尔的超现实主义促使他使用梦境来探索社会或心理现实,而科克托则试图重现一个没有象征或寓意的内在意识状态。

有人认为,诗人(恩里克·里韦罗斯饰)的创作历程是对创作痛苦的注解,因为他在努力控制自己正在画的嘴或雕刻的雕像。然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随处可见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对欲望、绝望和死亡的暗示。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虽然在十多年后才重返电影界,但科克托还是凭借《奥菲斯》(1950)和《奥菲斯的遗嘱》(1960)完成了他的「奥菲斯三部曲」。(「奥菲斯三部曲」由《诗人之血》与这两部影片组成。)

2.《我们等待自由》(1931)

导演:雷内·克莱尔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雷内·克莱尔的第三部有声电影《我们等待自由》和科克托的导演首作有着共同的摄影师(乔治·佩里纳尔)和作曲家(乔治·奥里克),当然还有才华横溢的美术师拉扎尔·米尔森。在克莱尔这部反资本主义的讽刺片中,米尔森洞穴式的布景营造出了监狱与工厂之间的相似性,为流浪汉兄弟路易(雷蒙·科尔迪饰)和埃米尔(亨利·马尔尚饰)之间的友谊提供了背景。

与《巴黎屋檐下》(1930)和《百万法郎》(1931)一样,克莱尔在这部电影中对声音的创新运用十分出色,花朵似乎在歌唱,工业机械听起来像是管弦乐。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紧随着囚犯重踏的步伐节奏,影片的氛围变得越来越轻松愉快,路易逃离监狱开始经营一家留声机工厂,埃米尔也在那里经历了,和卓别林在《摩登时代》(1936)中机械带来的一样的笑料。在赞美奇特生存方式的同时,克莱尔也证实了自己在插科打诨方面的天赋,片中自行车比赛、攻击肖像画和人们争抢飘落的钞票等情节,尤其引人发笑。

3.《亚特兰大号》(1934)

导演:让·维果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在校园讽刺片《操行零分》(1933)在当局那里遇到麻烦后,制片人雅克·路易·努内兹和让·维果改编了让·吉尼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在一艘货船上的经历。电影《亚特兰大号》以驳船命名,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情节中巧妙地融合了悲剧和前卫、传统和无政府主义、纪实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抒情等多种元素。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诚然,我们很难用女性主义的目光来审视朱丽叶(迪塔·帕尔洛饰)在驳船上和独自一人在巴黎所经历的苦难。但她在水下的一段顿悟过程中,让船长让(让·达斯特饰)对自己的大男子主义姿态产生了怀疑,并让无赖船员朱尔斯神父(米歇尔·西蒙饰)展现出了其温情的一面,朱尔斯神父是一位古玩收藏家,这个角色和西蒙在雷诺阿的《布杜落水遇难记》(1932)中扮演的流浪汉角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幸的是,让·维果在这部如今被公认为诗意现实主义杰作的影片上映后不久便去世了,年仅 29 岁。

4.《费兰得狂欢节》(1935)

导演:雅克·费代尔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在拍摄了厚重的年代戏《大赌局》(1934)和《米摩沙公寓》(1935)之后,雅克·费代尔转去改编了夏尔·斯巴克的短篇小说,以求放松。故事发生在 1616 年的弗拉芒小镇博姆,记录了当男人们为了避免与逼近的西班牙公爵和他的军队发生冲突而假装死亡时,女人们的反应。

影片的服装和布景设计以 17 世纪的绘画为蓝本,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尚。然而,电影的主题却引发了争议,费代尔的比利时同胞指责他讽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被占领的历史。尽管费代尔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但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因这部作品中对合作主义的颠覆性解读下令禁映了它。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许多观众认为《费兰得狂欢节》是一部属于贝当主义者(译者注:指支持法国菲利普·贝当元帅的人。贝当在二战期间担任维希法国政府首脑,与纳粹德国合作)的影片,而特吕弗——在他作为《电影手册》影评人的狂热写作时期——则憎恨这部「令人愉快的完美之作」。

5.《骗子的故事》(1936)

导演:萨卡·圭特瑞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萨卡·圭特瑞是一位舞台剧演员,在无声电影时代曾一度被电影拒之门外,但他意识到有声电影以让他接触到比之前多得多的观众。因此,在改编自己唯一的一部小说时,他抵制了当时流行的舞台剧技术,以实现独特的电影风格。除了一个简短的情节外,对话完全限于骗子(圭特瑞饰)喋喋不休的叙述,他是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撰写一本回忆录,讲述他与命运和道德的矛盾较量。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随着倒叙在优雅的哑剧中上演,圭特瑞似乎预见性地展现了法国新浪潮的影像风格,他在影片中加入了一些自我反思的小把戏,如中毒的亲戚从餐桌上消失、鞭状摇摄(whip-pan)、伪装蒙太奇以及行军士兵镜头的反转,以突出电影过程的人为性。奥逊·威尔斯在 1942 年的《伟大的安巴逊》中借鉴了《骗子的故事》片头的创意字幕。然而,尽管这部电影影响深远,它的创新性仍然被人们低估了。

6.《同心协力》(1936)

导演:朱利安·杜维威尔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让·迦本是 30 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演员,也是民族自尊心的晴雨表。然而特吕弗在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论法国电影中的某种倾向》中,严厉地批判以迦本为代表的优质电影演员。杜维威尔在六部影片中一步步塑造了迦本的银幕形象,但观众却认为他是一个缺乏个人观点的平庸导演,因此逐渐把他遗忘了。

杜维威尔的《天涯海角》(1935)或《逃犯贝贝》(1937)本可入选此榜单,但这部对人民阵线乌托邦理想进行冷嘲热讽的影片却更耐人寻味、更具煽动性。迦本在片中饰演五名工人阶级彩票中奖者之一,他们集资在河边开了一家小咖啡馆。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遗憾的是,编剧夏尔·斯巴克对国家现状的前瞻性观点因强加的大团圆结局而大打折扣,直到斯巴克和杜维威尔的庄园打赢了官司,才恢复了悲观的结局。与杜维威尔的全部作品一样,《同心协力》一直在等待观众发掘它的价值。

7.《大幻影》(1937)

导演:让·雷诺阿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这部战俘题材的影片部分灵感来源于雷诺阿与法国飞行员阿曼德·平萨德的战时友谊,但它并不只是一部宣扬和平主义的电影。影片突出强调的无疑是战斗的徒劳,特别是 1936 年末开拍时不断恶化的外交局势。但雷诺阿和高产的编剧夏尔·斯巴克同样对温特斯邦指挥官冯·劳芬施泰因少校(冯·施特罗海姆饰)和他的法国俘虏们之间的阶级关系和鸿沟感到好奇,这些俘虏包括贵族出身的布尔瓦迪厄上尉(皮埃尔·弗雷奈饰)、阿什肯纳兹资产阶级的罗森塔尔中尉(马塞尔·达里奥饰)和布列塔尼工人阶级的马雷夏尔中尉(让·迦本饰)。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雷诺阿以其特有的人文主义和视觉包容性探讨了种族、性别以及责任和荣誉的概念。难怪戈培尔把他视作「电影界的头号公敌」。然而,几十年来,随着文化和知识界关注点的转变,《大幻影》在评论界的声誉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本片的演员阵容依然出色,而克劳德·雷诺阿(导演的弟弟)的摄影也保持了其细腻的技巧。此外,影片所传达的核心信息依然有力。

8.《淑女杀手》(1937)

导演:让·格莱米永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继《逃犯贝贝》之后,让·迦本和米海伊·巴林再次合作,在导演让·格莱米永和编剧夏尔·斯巴克的第三次合作中扮演了两个黑色电影原型人物。故事取材自安德烈·博克莱的长篇小说,部分场景在柏林乌发电影公司的巴贝尔斯堡摄影棚拍摄。故事以吕西安·布尔拉什(让·迦本饰)受到部队的热捧开始,因为他以「淑女杀手」的名声而闻名。

然而,当他从位于奥朗日的兵营前往戛纳领取一笔小遗产时,他却陷入了玛德琳·库图瓦(米海伊·巴林饰)的魔咒——后者是一个典型的蛇蝎美女,不仅会引诱吕西安背离正道,还会陷害他信任的朋友勒内(瑞奈·列费夫尔饰)。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尽管玛格丽特·杜瓦尔和让·艾梅(饰演玛德琳的母亲和管家)的喜剧感给这部剧增添了喜剧效果,但这却是一部无情的悲剧,吕西安象征着一个迷失方向的国家,诗意现实主义的黎明开始被表现主义的阴云所笼罩。

9.《面包师之妻》(1938)

导演:马赛尔·帕尼奥尔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与萨卡·圭特瑞一样,作家马赛尔·帕尼奥尔也有自己独特的电影制作方法。让·乔诺的乡村传奇故事为《乔弗洛伊》(Jofroi,1933)、《安吉尔》(1934)和《再生草》(1937)以及这部有趣的、充满忧郁和古老的性寓言的影片提供了灵感。影片详细描述了在卡斯特内的妻子奥雷莉(吉内特·勒克莱尔饰)和一位英俊的牧羊人私奔后,圣塞西尔居民如何团结起来,劝说艾梅布尔·卡斯特内(雷姆饰)重新开始烤面包的故事。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影片的各位演员都奉献了精彩的表演,特别是雷姆在饰演心神不宁的面包师时表现出色,正如他在帕尼奥尔的马赛三部曲《马吕斯》(1931)、《芬妮》(1932)和《塞萨尔》(1936)中饰演的水边酒吧老板一样。由于雷姆不喜欢在户外表演,因此影片部分场景再在摄影棚内拍摄,但帕格诺将悬崖边的勒卡斯特莱村庄周围的普罗旺斯乡村拍得大气磅礴。

10.《天色破晓》(1939)

导演:马赛尔·卡尔内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让·迦本的十年演艺生涯似乎注定会走向马塞尔·卡而内的这部宿命主义作品中,他被困在了片中那个充满厄运的阁楼里。卡尔内和编剧雅克·普雷维尔在《雾码头》和《北方旅馆》中也坚持了这种悲观的创作倾向。这两部影片表现了人民阵线瓦解和战争爆发之间法国逐渐陷入的荒凉情景。

迦本饰演的工厂工人弗朗索瓦爱上了卖花女卡拉(雅克利娜·洛朗饰),但卡拉对驯狗师瓦伦汀(朱尔·贝里饰)的依恋促使弗朗索瓦去找瓦伦汀的前舞台助理(阿莱蒂饰)寻求慰藉。亚历山大·特劳纳为这部电影设计了引人入胜的的布景。

这些法国电影,我们需要补课

影片通过回忆的形式揭示了导致弗朗索瓦谋杀的事件,而他则在等待不可逃避的命运。即使在《天色破晓》因其悲观的消极主义被政府禁映后的八十年里,它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幸运的是,雷电华公司在1947年翻拍《天色破晓》的作品《漫漫长夜》发行前,没能如愿以偿地销毁前者的任何一份拷贝。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37570.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9日 下午1:17
下一篇 2025年6月19日 下午1:18

相关推荐

  • 这些电影,是对观众最痛苦的折磨

    LOOK 犯罪片一直以来是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类型之一,原因也很简单,在现实中都惧怕犯罪的观众在安全的影院中却可以享受犯罪分子被惩罚所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与正义感与道德相关,同时犯罪本身所激发的违禁感也会带来一种生理快感。 劫持,又称绑架,是非常古老的一种犯罪手段。在古代,也许会出现人质的情况,但是这种方式是公开透明的,通常都是两国达成了停战协议,一方为了向另…

    2025年3月25日
    13700
  • 看完有点感动,个人暑期档最佳

    庄山贝 这个暑期档的电影还没看全,但很高兴看到至少有两部,是批判权力滥用的电影。 一部《长安的荔枝》,一部《戏台》。 《长安的荔枝》(2025) 今天说说《戏台》。 《戏台》(2025) 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部电影讲的是艺术自由面对威权时的勇敢抗争,从朴素的道义出发,我们应当支持这样的电影。二是它几乎是陈佩斯穷其一生探寻喜剧本质的集大…

    2025年7月28日
    1400
  • 请回大神编剧,救活新《侏罗纪世界》没?

    一个树宝 《侏罗纪世界》最新一部上映了。对我来说,该系列的每一部都没有很强期待,但我还是都愿意去看一下。 《侏罗纪世界:重生》(2025) 最新这一部所谓「重生」,谈不上好,但也不失望,我想来谈谈「侏罗纪」这个IP里面的门道。 这个系列电影正被困于一个自我延续的怪圈:拿不出真正新颖的创意,商业上还想延续,就只能不断重启,企图用新故事线开辟新局面。 或许这是怪…

    2025年7月4日
    4000
  • 这些超级长的电影,我都很喜欢

    作者:Nate Jones Kevin Lincoln Jada Yuan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Vulture》 那些90分钟左右的电影是很有优势的,但是观看片长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也是一大乐趣——尤其是如果你碰巧在家长时间隔离的话。 这些时长很长的电影中,有些将人们熟悉的三幕结构推向了史诗级别,而另一些则利用它们额外的篇幅,将影片延伸到了…

    2025年7月12日
    4000
  • 他的奔跑,是好莱坞的经典形象

    作者:Stuart Heritage & Taylor Dutch 译者:陈思航 校对:Issac 来源:The Guardian & Runner’s World 译者按: 作为奔跑者的汤姆·克鲁斯,已经是好莱坞电影中的标志性形象。甚至他自己在推特上的个性签名,也是「演员。制片人。自从1981年开始在电影中奔跑。」 那么,他究竟…

    2025年6月2日
    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