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外出时除了涂抹防晒霜、撑遮阳伞,防晒衣也成为很多人的必备单品。近日,“央视曝光不防晒的防晒衣”话题登上热搜并引发广泛讨论。市场上标有“防晒”字样的产品种类繁多,但部分防晒衣实际上无法有效阻挡紫外线,不符合国家标准。
防晒服要真正起到防晒作用,需满足两个基础指标:防晒指数值(UPF)和UVA透过率。UPF数值越大,透射程度越小,例如UPF50代表有1/50的紫外线可以穿透布料到达皮肤。有些防晒服标签上标注了UVA的透射率,数值越小,对人体伤害也越小。根据GB/T 18830-2009《纺织品 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当UPF大于4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可以称为防紫外线服装。
从材质上看,防晒衣基本上分为涤纶和锦纶6(尼龙)。前者价格便宜但亲肤性差;后者亲肤性好但价格高。然而,防晒效果与材质无关,主要取决于面料的紧密程度。织得过密,透气性不好;织得稀疏,则达不到理想的防晒效果。此外,防晒服装的抗紫外线能力还与面料厚度、颜色密切相关。人造纤维优于天然纤维;机织面料结构紧密,防护性能优于针织面料;冷色防晒衣抗紫外线性能优于暖色防晒服;纯色防晒衣吸收紫外线能力优于彩色;深色防晒衣优于浅色防晒衣;面料厚的防晒衣对紫外线的隔离效果更好,但太厚可能导致透气性和透湿性差,引起皮肤不适。
为了争夺市场,一些商家主打“黑科技”,如冰丝、全波段、原纱等面料类型,并附加保湿、降温等功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王妮表示,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大多为营销噱头,无需作为挑选标准。冰丝并不是一种特殊材质,而是指面料摸上去有凉感,通常加入了凉感因子,但效果不显著。锦纶6材质的防晒衣自带凉感,无需特意购买冰丝产品。全波段防晒衣没有必要,因为太阳光中除了紫外线,其他波段对人体皮肤危害不大。原纱是指纱线原本的样子,安全性高,但很多原纱产品不会刻意标注出来,不必将它作为考量指标。玻尿酸和木糖醇并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只能增加面料的保湿程度,让身体产生凉感,增强服装的舒适性。这两种成分在洗涤过程中容易流失,导致凉感和保湿能力下降。
购买防晒衣时,应关注防晒指数和UVA的透过率,以及面料密度、色泽、厚度、孔隙等。深色防晒衣防紫外线效果更好,浅色衣物不仅防紫外能力差,在太阳光照射下还容易变黄。购买时可以对着阳光或灯光观察,透光少的防紫外线效果更好。选择透气性好的防晒衣,避免因透气性差导致的不适甚至皮肤病。不用刻意追求轻薄,薄款防晒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开裂或脱线,使用寿命可能更短。频繁清洗可能影响防晒效果,建议适当减少清洗频次,轻柔手洗并在阴凉处晾干。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3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