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作者:Chris O’Falt

译者:易二三

校对:奥涅金

来源:Indiewire(2019年)

译者按:

在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ASC)成立百年之际,纽约电影节策展人肯特·琼斯和丹·苏利文一同策划了回顾展——选录了13部有着杰出摄影的影片。

苏利文介绍道:「我们无法通过一次影展就将ASC的完整历史给呈现出来,一旦接受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自由地做出一些更有趣的选择——可以有公认的经典,也可以有完全个人趣味的作品,以及一般情况下不一定会想到的奇葩之作。但简而言之,我们试图捕捉过去100年美国电影摄影发展的轨迹。如果你观看了这个影展的每一部电影,从《马路天使》(1928)的镜头运动到《大卫·查普尔的街区聚会》(2005)中艾伦·库拉斯的掌镜,我想你一定会被电影在过去100年里发生的变化所震撼。」

《教父2》(1974)

从来没有哪位电影摄影师像戈登·威利斯那样,推动观众望向黑暗。虽然黑色电影总是探索世界的阴影,但也总有强烈的定向光源投向画面里最重要的部分。

在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对构图和调度极其精确的掌控下,威利斯似乎对曝光和三点布光的基本法则提出了质疑;他的作品比当时任何一部电影都更接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与此同时,威利斯不仅仅是「暗影王子」(Prince of Darkness)——电影摄影师兼朋友康拉德·霍尔给他起的绰号。在《教父》系列的前两部电影中,他使用柯达克罗姆(Kodachrome)胶片拍摄婚礼场景,发生在阳光普照的西西里岛的迈克尔·柯里昂(阿尔·帕西诺 饰)的爱情故事,而后又使用特艺彩色技术(IB technicolor,译者注:IB即imbibition的缩写,可译作染印,而Technicolor则为同名公司推出的彩色印片法,在五十年代前几乎是彩色电影的代名词,《乱世佳人》《绿野仙踪》等片均使用该技术拍摄)拍摄了年轻的维托·柯里昂(罗伯特·德尼罗饰)的移民故事。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具标志性的两部电影。

《爱到天堂》(1945)

特艺彩色是一种大型的、劳动密集型的、昂贵的电影制作模式,好莱坞制片厂多用该技术拍摄场面宏大的电影,比如音乐剧和西部片。

它极少被用在像《爱到天堂》这样小体量的黑色故事中。事实上,一部「特艺彩色的黑色电影」在用词上就是自相矛盾的。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然而,很少有好莱坞的摄影师们可以像利昂·沙姆洛伊一样利用和理解特艺彩色的力量,他在这部电影中准确地知道如何利用特艺彩色的三色系统来创造一个超现实的调色板,从而增强对女演员吉恩·蒂尔尼的痴迷的刻画。

这是一部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观看之后就会沉迷其中的电影。

《大卫·查普尔的街区聚会》(2005)

过去30年里,艾伦·库拉斯与许多最令人激动的导演合作过,常常能捕捉到19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运动中的原始兴奋感。那么,这次影展为什么选择了这部不同寻常的音乐电影呢?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我们希望这个片单能反映纪录片拍摄的转变,以及它在美国电影史上的重要性,」沙利文解释道。「这部电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杰作。事件占据了影片的大部分,你可以发现这对电影拍摄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库拉斯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打破了叙事空间,并使之看起来轻而易举。」

《天堂之日》(1978)

摄影师内斯托尔·阿尔门德罗斯的《天堂之日》非常棒(哈斯克尔·韦克斯勒做了部分补拍),看起来就像是常常在魔幻时刻(magic hour,译者注:或称作Golden Hour,是摄影艺术的一个用语,指黎明时日光将出及黄昏日落时段的天色幻化,光彩如魔术变化)拍摄的。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德克萨斯州狭长地带的短暂美景仿佛是这部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它让理查·基尔、布鲁克·亚当斯和山姆·夏普德之间危险的三角恋所产生的世俗戏剧性相形见绌。

《离魂异客》(1995)

彩色光线的使用,丰富的夜间摄影,如画的自然主义,令人难以置信的手持摄影——都是离我们远去不久的罗比·穆勒留给电影史和我们这一代电影摄影师的独特印记。这是一部重要的遗产,甚至超越了他与吉姆·贾木许、维姆·文德斯的所有合作作品,以及他与拉斯·冯·提尔合作的《破浪》。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穆勒和(迈克尔)包豪斯都是同时代的摄影指导中的佼佼者,且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沙利文说。

「他的视觉特征非常明显,以其能力几乎可以被称作一名作者导演。我们认为《离魂异客》很适合作为90年代独立电影制作的有趣作品的一个典范。」

《黑狱杀人王》(1948)

虽然约翰·奥尔顿的必读电影摄影集名为《以光作画》(Painting withLight),但更确切地说,他的职业生涯是只用一、两束光来作画。这位摄影指导告诉好莱坞,他们关掉的灯有时可能比亮着的灯更重要。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尽管1940年代的B级黑色电影受到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启发,但后来成为黑色电影标签般的冷酷、低调的布光则完全是奥尔顿式的。通过一束精心放置的、聚焦的光线,奥尔顿可以将廉价的、空洞的布景转变成能引起共鸣的、心理层面的影像,并捕捉到战后美国的悲观主义。

他最伟大的作品是与苛刻的安东尼·曼合作完成的,后者用奥尔顿的布光打造了自己节奏紧凑且侧重心理层面的电影风格。他们合作的一些最佳作品是伪犯罪纪录片,比如《黑狱杀人王》,该片原导演为阿尔弗雷德·韦尔克。

《美国,美国》(1963)

这部不同寻常(按1963年的好莱坞标准)的移民故事由两股改变了电影拍摄的主要力量共同推动,大规模的制作和不知名的演员。哈斯卡尔·韦克斯勒此前拍摄的主要是纪录片,从未参与过像伊利亚·卡赞的《美国,美国》这样规模的电影。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摄影师的工作通常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的,但在这部黑白电影中,韦克斯勒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创造强烈的对比,并通过他的手持摄影为电影注入戏剧性的能量。」

《美国,美国》为这位摄影指导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他接着拍了《灵欲春宵》《炎热的夜晚》《飞越疯人院》——随后更是成为了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中重要的、直言不讳的成员。

《花村》(1971)

罗伯特·奥特曼的修正主义西部片《花村》中,雪山覆盖的西部风景和烛光映照的木屋,为摄影师维尔莫什·日格蒙德提供了完美的画布,让他得以创作出质感丰富的影像。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70年代好莱坞的「写实」电影并不总会呈现如画的影像,但日格蒙德比其他任何摄影指导都能从泥土和灰尘中发现美,同时满足叙事的需要——奥特曼的《漫长的告别》,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布莱恩·德·帕尔玛的《凶线》和迈克尔·西米洛的《天堂之门》。

《女兵》(1981)

尼克·布鲁姆菲尔德和琼·丘吉尔早期合作的这部纪录片,让丘吉尔承担了摄影兼联合导演的职责。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琼·丘吉尔被划分为导演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沙利文说。「影片与拍摄对象的关系非常复杂,拍摄过程中涉及的交流暴露了这一点。她是电影的作者之一,但她也决定了电影的样貌。在某种程度上,丘吉尔正是杰瑞·刘易斯那样的『完全的电影人』。」

《马路天使》(1928)

纽约电影节的策展人提出过很多方向,以期捕捉到无声电影末期的似梦状态,而选择由弗兰克·鲍沙其执导和欧内斯特·帕尔默、保罗·伊瓦诺这对不可思议的摄影搭档掌镜的电影,是无可争议的,他们完美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诗意的视觉力量。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构图和光线的垂直感,与人类超越地球上生命苦难的能力联系在一起,将《马路天使》从一部煽情片提升到一个精神领域的高度。

《安娜的情欲》(1969)

在过去的100年里,许多伟大的电影摄影师在其他地方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职业成就之后,来到美国加入了ASC。

斯文·尼科维斯特的特殊之处在于——纽约电影节选择了《安娜的激情》向他致敬——他在国外与英格玛·伯格曼的合作比他在美国拍摄的所有作品都要棒。他也凭借两部外语片罕见地获得了两座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作为「光线大师」,尼科维斯特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自然光创造出朴素的、能唤起回忆的影像。他几乎拍摄了伯格曼所有的电影,而这位伟大的瑞典导演的视觉语言与摄影师是分不开的,后者拥有从法罗岛的北极光和瑞典的风景中找到萦绕心头和精神层面的影像的独特能力。

在他们后来合作的电影中,尼科维斯特通过大胆的色彩运用捕捉并定义了伯格曼电影的灵魂——但所运用到的色彩常常也是十分朴实的。

《桃李飘零》(1943)

伟大的黄宗霑在默片时代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以1975年的《俏佳人》谢幕,在这一过程中,他创造了制片厂时代最引人注目、最复杂的影像。他使用阴影和低调光制造出能见度低但层次分明的影像,即使在景深处也是这样。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虽然他的作品具有B级黑色电影的某些布光特质,但他的黑暗往往更微妙、更生动。

这位美籍华人身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是,尽管他在私生活中饱受种族主义的折磨,但他非凡的才华为他带来了10项奥斯卡提名,并让他成为了一名备受欢迎的摄影指导。

《愤怒的葡萄》(1940)

格雷格·托兰德对好莱坞的影响不容小觑。他与奥逊·威尔斯和威廉·威勒的合作,将这个行业带入了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活力的新领域。

纽约电影节选择了托兰德与坚定的保守派约翰·福特合作的《愤怒的葡萄》作为他的代表作,该片改编自自由派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

这十三部电影的摄影,堪称完美

这是一部华丽的电影,托兰德以自身的才华塑造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荒漠景观,甚而让你希望他和福特有更频繁的合作。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12734.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7日 下午1:12
下一篇 2025年4月17日 下午1:13

相关推荐

  • 黑泽明认为,这个导演比他更好

    江上 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黑泽明并称为日本四大电影大师,相对于黑泽明东、西方通吃的声望,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那种显眼的文艺腔调,对今天的观众来说,沟口受喜爱和重视的程度似乎不太够。 沟口健二 黑泽明说:后世没有系统地研究沟口健二,这是电影史上最大的耻辱。《纽约客》影评人Richard Brody则认为:「沟口不仅是最杰出的日本电影导演,而且属…

    2025年4月9日
    20500
  • 刘别谦和希区柯克,没啥区别

    作者:Frieda Grafe、Enno Patalas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Sabzian(2022年7月13日) 「我知道你所有的把戏。」「那你会爱上它们的。」 这是某位旁观者以赫伯特·马歇尔的名义作出的批判,而刘别谦本人也借凯·弗朗西斯之口,给出了适当的答案。 恩斯特·刘别谦 上述简短的对话阐明了刘别谦的电影的运作规律。 和希区柯克一…

    2025年7月19日
    7200
  • 如果评一部最伟大的谍战片

    赛人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错误地以为,谍战的范围极窄,是冷战后才有的事情。这得拜1979年以来国内公映的大量此类影片之赐:所描写的均是这一历史进程。这一印象,首先来自于明星扎堆的《蛇》,导演是法国的亨利·维尼尔,他还有很多影片在国内公映过。 《蛇》 这部影片一开腔就是《孙子兵法》,让国人备感亲切,而以纪实口吻讲述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办公所在地,也让我记忆犹新。它…

    2025年5月7日
    13900
  • 请回大神编剧,救活新《侏罗纪世界》没?

    一个树宝 《侏罗纪世界》最新一部上映了。对我来说,该系列的每一部都没有很强期待,但我还是都愿意去看一下。 《侏罗纪世界:重生》(2025) 最新这一部所谓「重生」,谈不上好,但也不失望,我想来谈谈「侏罗纪」这个IP里面的门道。 这个系列电影正被困于一个自我延续的怪圈:拿不出真正新颖的创意,商业上还想延续,就只能不断重启,企图用新故事线开辟新局面。 或许这是怪…

    2025年7月4日
    8500
  • 这部犯罪片,是被严重低估的经典

    盛昊阳 约翰·卡朋特在1981年拍摄了B级片经典《纽约大逃亡》,彼时,仍藏污纳垢的时代广场是罪案片中的灵感天堂,纽约就是让普通市民惶惶不可终日的五浊恶世三界火宅。 《纽约大逃亡》 卡朋特索性把曼哈顿岛封锁成一座任罪犯自生自灭的监狱,不辜负它罪恶之都的名号。 进入1990年代后,赫赫有名的鲁迪·朱利安尼市长走马上任,扫荡黑手党五大家族、严格控制警察部门,纽约的…

    2025年7月7日
    8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