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黄小米

清宫电视剧的流行,这算一个起点。

乾隆,早年在电视剧里的形象是个东方唐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戏说乾隆》说到底是部前宫斗时代的言情剧,剧中的三个故事虽然都始于乾隆问政,依次解决了贪腐、民族、贼寇等内乱,但像那首经典的主题曲标题所示,电视剧的重点在乾隆「问情」:「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戏说乾隆》(1991)

如果说宫斗剧以心机决策为看点,动辄有人「下线」,那么融合了武侠、宫廷、爱情等元素的《戏说乾隆》野心要小得多了,也正因为轻喜剧的言情定位,让这部戏能专注勾勒男女爱情,其中的感情戏细腻脱俗,此后这么多年都很少有华语电视剧能把谈情说爱拍得不肉麻不无聊,拍出恋爱的轻松愉悦和荡气回肠。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剧中乾隆和三个民间女子的的三段情皆以遗憾收场,敢于挑战观众对大团圆结局的预设,除了操作上便于拍摄续集,其实是以现代青年观众的感情观代入剧中人物,虽然不是穿越剧,但可以算是心态上的穿越。乾隆爷一而再再而三遇到对做妃子没有兴趣的民间个性美女。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江南除霸」里的盐帮帮主程淮秀最后从苏州进京找乾隆,但见识到了深宫生活之后,马上意识到不适合自己,情愿和爱人相忘于江湖;「西滇风云」里的沈芳和朝廷有血仇,最后发现情人竟是仇人,她虽然下不了手报仇,但自然也无法跟着乾隆回宫;「宫闱惊变」里的绣女金无箴一心只想刺绣,爱她的不止皇帝,还有太行山的草莽英雄岑九,最后乾隆决定成全他们,起码岑九能给金无箴平静和自由。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编剧宋项如似乎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所以乾隆只谈情。作为对比,剧中的嫔妃一入宫门深似海,有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苦叹:「什么时候才会一夫一妻?」有的则丢失了自己的文化,比如那个苗疆部落敬献的苗女,随她进宫的苗人被看成以妖术作怪的异端。

现代人的婚恋观念还通过不少有意思的配角甚至是路人角色表现。机灵的俏丫鬟春喜(在剧中她的头衔是答应,乾隆视她如女,其实「答应」在明朝是女官,到了清朝已经是低等嫔妃的封号了)和贾六及御前侍卫宝柱的两男一女组合一边耍宝一边玩着真真假假的三角恋游戏,吃醋笑闹,象征青春小儿女的懵懂爱慕。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乾隆一行来到多民族的滇西,随即被当众教训三个丈夫的母老虎吓了一跳,妇人抱怨道:「丈夫不在多,一个有用的都没有」;紫禁城里,一众宫女则背着主子,大谈希望成为武则天和山阴公主,能多玩几个男人。

乾隆多情,他虽然想把所有爱慕的女子带回宫中,但他并不强求,他的解释是「人的交往要有余韵」。于是他一亮出皇帝身份,就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三个女子都洒脱地和他告别,让人想到「一杯看剑气,二杯生分别,三杯上马去」。潇洒如风的女子成就了风流倜傥的乾隆。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不过男女之间的相知相惜并非由乾隆独占。「西滇风云」里,除了和乾隆的虐恋,沈芳和忠臣老马之间的互相扶持也很让人动容,老马最后劝她放弃报仇,跟他回家,为她卸除了太过沉重的责任。

「宫闱惊变」里,春喜被岑九掳走充当人质,在押期间她和九爷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这边乾隆囚禁金无箴对她产生爱慕,那边小宫女也钦佩起绿林好汉来,后来两人分别时岑九流露出的铁汉柔情相比于他对金无箴的痴情来,只有更让人心酸,他对春喜说:「将来嫁人了,捎张请帖来。」说完头转身走了,任凭她怎么叫他的名字也忍住不回头。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从中国电视史的角度,这部三十年前的电视剧在多方面都开创了先河:开了「戏说君王」的电视剧类别,以历史为线索,但不拘泥于史实,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内地的《宰相刘罗锅》和《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也开了两岸三地合拍片先河,大陆出人才和实景,港台出明星和成熟的娱乐套路。

郑少秋早就因为楚留香的形象风靡台湾,他的乾隆爷折扇不离手,谈吐潇洒,武功了得,处处留情,俨然宫廷版香帅。对大陆观众来说,这可能是郑少秋最早的经典荧屏形象,很快秋官就会画风突变,给我们一个心狠手辣又神经质的丁蟹。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同样到台湾发展大获成功的香港演员赵雅芝八十年代就因为《上海滩》里的冯程程为内地观众喜爱,她在剧中一人分饰三角,程淮秀的豪气干云、沈芳的外刚内柔,金无箴的处变不惊,三个角色同样情深义重,大胆聪慧, 仍旧有微妙的差别,程淮秀号令八方,是最有身份地位的一个,她和四爷一开始就是平起平坐的立场,视对方为仗义的江湖豪杰,即便后来得知了四爷的身份,也仍能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为天下的帮派兄弟请命。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沈芳则将家族仇恨一肩挑,却在情字面前脆弱不堪。金无箴温柔贤淑,却心怀抱负,她珍惜每一个对自己有恩的男子,也为无法回报对方的爱抱歉,她最擅长以柔克刚,而不是正面对抗,她能化解乾隆对草莽流寇的恨意,也能以诗书礼仪规训粗鄙的岑九。

在还没有影视城的年代,乾隆剧组在苏州、故宫、承德等地拍摄。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预留了相当大的篇幅,比如说书艺人、唱双簧的,有点像台湾从前的《大陆寻奇》之类的行脚节目,而微服私访的乾隆一行就是观众的向导,他们对一切市井风俗都有浓厚的兴趣,细节是否真实可靠当然就不需追究了。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全剧诗词俗语引用众多,难免有错漏,比如饱读诗书的曹先生追忆西洋传教士来我朝的往事,末了一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比洋务派早了一百年;春喜自称来自上海(当时是隶属松江府的县),没入宫的时候隔壁住了个台湾妹子,教了她几首台湾小调。

编剧插入台湾元素不遗余力,想来也是为了迎合中视八点档的观众。「江南除霸」里有台湾客在青楼红袖招和掌柜鸡同鸭讲,苏州的老板娘自然是听不懂闽南语的,这个笑点恐怕只有台湾观众能get。

清宫戏,这是起点也是巅峰

有些小时候觉得精彩的电视剧现在重看难免失望,从画质挑剔到演技,但《戏说乾隆》却不属于这类,剧中「但求曾经拥有」的恋爱观固然不是小孩子观众能懂的,种种细节也只有多年后回看能发现,如李宗盛写给莫文蔚的歌《阴天》那样:「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10119.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11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14

相关推荐

  • 二十年了,战争剧超不过他

    赛人 在我的采访经历里,黄梅莹和李幼斌是最不配合的,但却给我留下别样的好印象。 李幼斌 黄梅莹 两人在表演时,个性如此鲜明,在角色之外,却力求暗淡。我还同时见到过这两位,是在八一厂演员剧团周年庆的酒宴上,黄梅莹一身利落的戎装,仍掩不住她的人淡如菊。 印象中,李幼斌是着便装。据说那次酒宴的费用,是被刚入八一厂的李幼斌一人揽了下来。他应该属于酒风浩荡的人,他端着…

    2025年7月9日
    6200
  • 最后一位电影巨星?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莫小仙贝 《碟中谍》系列终结,昨天我们回顾了这个系列的三十年漫长历史(),它和世界政治、文化、科技的互动关系,今天想来谈谈这个系列最核心的人物 ——演员汤姆·克鲁斯。 克鲁斯出道四十多年来,他不仅是一名演员,持续带来复杂且不断演变的银幕形象,他更作为一种文化「图腾」,代表了好莱坞的全球影响力,代表电影这种媒体超越凡俗生活的魅力。 克鲁斯在影坛的初步亮相,是通…

    2025年6月2日
    12000
  • 这十部电影,都是伟大导演的遗作

    作者:Samuel Wigley 译者:易二三 校对:Issac 来源:BFI(2017年12月14日) 小津安二郎一生不可思议地一共拍摄了53部故事片,他于1963年逝世,享年60岁。任何喜欢小津电影的人,都肯定看了很多部他的作品,虽然有个笑话是说,很难找出那些家庭情节剧之间的区别。 小津的最后一部电影《秋刀鱼之味》(1962)也不例外,其故事情节与《晚春…

    2025年5月6日
    12700
  • 王家卫之前香港最强的艺术片导演,是他师父

    开寅 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圈,谭家明有「香港戈达尔」之称。他拍片数量不多,在内容表意上也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但却在电影的形式美学上屡屡突破商业电影的界限,玩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新花样。 那个年代的王家卫曾经这样回忆他与谭家明的交往过程:谭经常拉着他坐在咖啡馆里聊几个小时电影,别人都关心故事和人物,但他却大谈形式和手法,这种入手创作电影的角度给了王家卫不小的启发…

    2025年7月16日
    5900
  • 阿彼察邦:我比以前更不自信了

    作者:Adam Nayman 译者:Issac 校对:易二三 来源:《Reverse Shot》 (2015年9月30日)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电影通常被描述为梦幻般的,但在《幻梦墓园》中,他走出了自己的梦境世界,将镜头投向迷失在他们自己的夜间冒险中的角色。 《幻梦墓园》 在这位泰国大师的第七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画面是一群在医院病房里患有昏睡病的士兵,他们…

    2025年6月12日
    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