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海南自贸港短剧国际化运营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影视、文化、传媒、金融等领域代表齐聚,共探短剧“出海”路径。会上,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简称“海知所”)正式上线短剧版权许可交易平台,通过规范化交易机制为短剧全球化注入动能,填补行业版权流通标准化空白。

产业数据:微短剧规模首超电影票房,增长催生版权需求
《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成为文娱核心增长极。从趋势看,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634.3亿元,2027年增至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随着产业扩张,“确权难、流通乱”等问题凸显,版权规范化交易需求迫切,海知所短剧版权许可交易平台应运而生。

政策引导:多举措规范行业,平台承接政策落地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通过专项整治、分类审核等措施规范短剧行业。202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提出“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和力量,共同培育良好微短剧生态”,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提质”转型。海知所短剧版权许可交易平台成为政策落地关键载体,将行业规范转化为可操作的交易机制。
平台价值:海知所搭建全链条服务,吴清烜解读核心作用
当前短剧产业已呈现从无序到精品化、从单一到多元类型、从产业集聚到生态建构转变的态势,这种转变直接催生了版权规范化交易需求。海知所副总经理吴清烜在研讨会上强调,“海南不仅是政策洼地,更是开放高地,希望与国内外机构共同探索更便捷、合规和安全的交易机制,实现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交易、应用对接。通过短剧版权许可交易平台规范交易,明确各方的责权利,能够确保版权运营合法合规、精准高效,赋能短剧行业发展,助力短剧企业版权价值实现。”

作为平台共同运营方,海南醒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魏来从全球视角解读机遇:“海外短剧市场同时具备‘需求旺盛’与‘供给缺口’的双重红利,截至2025年3月,全球短剧应用累计内购收入逼近23亿美元,增长空间巨大。同时,全球互联网用户对轻量化内容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海外用户付费意愿强劲,展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据悉,该平台集“挂牌交易、平台鉴证、协助出海”于一体,通过全流程审核与追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版权解决方案。
实践路径:企业多维布局,技术协同提效
在“出海”实践中,企业已形成清晰路径。深圳市玩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杨超表示:“希望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搭建海内外内容及营销传播全链路团队,开展本地化合作、多语种改编、海外平台分发,以海南自贸港为枢纽,服务于短剧‘出海’。”
技术创新则为“出海”提效。短剧和电影流媒体应用Dramini联合创始人邱鑫星认为:“AI与短剧行业天然具备较高的适配度,多语字幕、自动混剪、智能分发、精准推荐、数据分析等全链路AI自动化,能够大幅降低出海制作与运营成本,让内容更高效地触达全球观众。”她表示,未来将推动AI技术与海知所平台协同,打造“内容+技术+流量”一体化出海生态,助力我国短剧产业全球化发展。
未来,随着玩悟文化等企业渠道能力升级、Dramini等技术平台优化,短剧出海将实现“内容输出”到“价值输出”的升级;海知所版权交易体系完善,将进一步打通文娱与金融连接通道,助力中国短剧成为文化出海新名片。

海知所为综合服务商颁发证书

海知所为发行服务商颁发证书

海知所为海外发行平台颁发证书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7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