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贴秋膘”有讲究! 这几类人不适合贴秋膘

“贴秋膘”是传统养生习俗,认为秋季多吃肉类、高脂食物能补充夏季消耗,为过冬储备能量。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群若盲目贴秋膘,不仅无法养生,还可能加重身体负担,诱发或加重疾病,秋养需避开“进补误区”。

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贴秋膘易致“血脂飙升”,加重血管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塞)患者,核心禁忌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而传统贴秋膘的食物(如红烧肉、酱肘子、油炸丸子)恰好是这类“三高食物”的重灾区。

危害机制: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若大量摄入肥肉、动物内脏等,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骤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甚至堵塞血管;同时,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秋季天气转凉后血管易收缩,两者叠加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心绞痛、脑梗塞等急性风险。

建议:这类人群秋季应“清补”而非“肥补”,可适量吃瘦肉(如去皮鸡肉、鱼肉)、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搭配芹菜、木耳、洋葱等降血脂食材,避免动物油脂、油炸食品,同时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二、糖尿病患者:高糖高脂“贴膘”,易引发血糖失控

糖尿病患者的核心需求是“稳定血糖”,而传统贴秋膘的食物(如含糖糕点、高脂肉类、糯米制品)会直接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危害机制:秋季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下降,若此时大量吃高糖食物(如月饼、糖炒栗子)或高脂食物(如炖肉、油饼),会导致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加重胰岛负担;长期血糖失控还可能损伤肾脏、神经、眼底等器官,诱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建议:糖尿病患者秋季需“控糖+控脂”双管齐下,可选择低GI(升糖指数)的优质蛋白(如鸡蛋、鳕鱼、豆腐),搭配菠菜、西兰花、冬瓜等低糖蔬菜,避免精制糖、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白面条),贴秋膘的“补”需以“不升血糖”为前提。

三、脾胃虚弱者:油腻“贴膘”难消化,加重胃肠负担

脾胃虚弱的典型表现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比如吃点油腻就腹胀、大便不成形、容易疲劳),这类人群的胃肠消化功能本就较弱,秋季气候转凉后胃肠蠕动进一步减慢,盲目吃高脂、难消化的“贴膘食物”,会让脾胃“雪上加霜”。

危害机制:肥肉、油炸食品等需要胃肠分泌更多消化液、蠕动更长时间才能消化,脾胃虚弱者无法及时消化这些食物,会导致食物在胃肠内堆积,引发腹胀、嗳气、反酸、腹泻等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食积”,进一步削弱脾胃功能,形成“越补越虚”的恶性循环。

建议:这类人群秋季应“温补脾胃”而非“油腻补”,可吃小米粥、山药、南瓜、莲子等健脾养胃的食材,适量吃清蒸鱼、鸡肉末等易消化的蛋白,避免油炸、生冷、辛辣食物,同时注意腹部保暖,减少胃肠刺激。

四、痛风患者:高嘌呤“贴膘”,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患者的核心禁忌是“高嘌呤食物”,而传统贴秋膘常吃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火锅)恰好是高嘌呤“重灾区”,秋季若盲目进补,极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危害机制:嘌呤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痛风患者本身尿酸排泄能力弱,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导致血尿酸水平骤升,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急性症状;秋季天气转凉,关节血液循环变慢,尿酸结晶更易沉积,会进一步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建议:这类人群秋季需严格控制嘌呤摄入,避免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啤酒等,可选择低嘌呤的鸡蛋、牛奶、黄瓜、西红柿等,多喝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贴秋膘的“补”需以“低嘌呤”为核心。

五、体重超标/肥胖人群:贴秋膘易致“脂肪堆积”,加重代谢负担

体重超标或肥胖人群(BMI≥24)本身已存在脂肪代谢紊乱,秋季若再通过“贴秋膘”摄入大量热量,会导致脂肪进一步堆积,加重代谢负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危害机制:秋季人体活动量相对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若摄入热量远超消耗,多余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腹部、肝脏等部位,导致腹型肥胖、脂肪肝;同时,脂肪堆积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诱发“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埋下隐患。

建议:这类人群秋季应“减脂+塑形”而非“贴膘”,可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胸肉、鱼虾、豆制品),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菌菇),控制主食摄入量(用杂粮饭代替白米饭),同时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避免热量过剩。

六、呼吸道疾病患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油腻“贴膘”易生痰,加重呼吸负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秋季易因气候干燥、冷空气刺激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若再吃油腻、辛辣的“贴膘食物”,会进一步刺激呼吸道,诱发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危害机制:中医认为“肥甘厚味生痰湿”,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痰湿”,痰湿阻滞呼吸道会导致痰液增多、黏稠难咳,加重气道堵塞;同时,辛辣食物(如辣椒、生姜)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黏膜充血、水肿,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建议:这类人群秋季应“清淡润肺”而非“油腻补”,可吃梨、银耳、百合、莲子等润肺化痰的食材,适量吃瘦肉、鸡蛋补充营养,避免油炸、辛辣、过甜的食物,同时注意室内保湿,减少呼吸道刺激。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65097.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9月17日 下午1:48
下一篇 2025年9月17日 下午1:49

相关推荐

  • 何超莲晒生日合照不见窦骁

    5月8日,何超莲生日前一日在社交平台晒庆生合照,不见老公窦骁身影,母亲陈婉珍、姐姐何超云、弟弟何猷启悉数亮相。网友留言询问两人感情状态未获回复。 此前两人被传婚变,已分居数月。2023年窦骁花光5000万举办世纪结婚,2024年开始两人互动减少。 不过,在5月9日何超莲生日当天,窦骁在0时卡点发文祝何超莲生日快乐(Hbd为Happy birthday缩写)。…

    2025年5月10日
    12300
  • 今年6月我国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多地高温破纪录

    6月27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截至6月25日,当月我国气温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气温为21.1℃,比常年同期高出0.9℃,与2022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第一。除东北地区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等地气温偏低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其中华北南部、黄淮及新疆等地的气温偏高2-4℃。新疆的平均气温达到了25.0℃,为1961年以来历史…

    2025年6月27日
    7700
  • 说唱歌手李娜叉因面瘫住院 称已失去对右侧脸部的控制!

    说唱歌手李娜叉因面瘫住院称已失去对右侧脸部的控制。 搜狐娱乐讯 近日,美国说唱歌手李娜叉Lil Nas X因面瘫住院,他身穿病服录制视频,透露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右侧脸部的控制。据悉,李娜叉是美国知名说唱歌手、词曲作者,他的歌曲《Old Town Road》曾在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创下了19周的冠军纪录,并在第62届格莱美奖中获得两个奖项。 2021年,他入选《…

    2025年4月17日
    17200
  • 出伏养生练这3个动作 顺应时节养身心

    出伏后,天气转凉、秋燥渐显,人体易出现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养生需兼顾“润燥、护脾、强肺”。以下3个简单易操作的动作,适合日常练习,帮助身体顺应季节变化: 1.扩胸展肩式:宣发肺气,缓解秋燥疲劳 作用:出伏后肺气易“收敛过度”,导致呼吸浅促、精神不振。这个动作能打开胸腔,增强肺部通气量,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咽干、胸闷等秋燥不适。 做法: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自…

    2025年8月19日
    4800
  • 凤凰传奇:曾毅身体不适演唱会取消 绿手表引发人设崩塌

    凤凰传奇:曾毅身体不适演唱会取消 绿手表引发人设崩塌!那块绿色手表,扯下了凤凰传奇27年的“国民滤镜”。 曾毅在2014年《开讲啦》节目中轻描淡写地说:“我平生第一次踹女人,踹完立刻逃跑。”当时观众觉得他真实,但十一年后这段话被重新翻出,再没有人笑得出来。这段视频让人感到不适,一个能在镜头前坦然承认踹女人的男人,到底把什么当成了可以调侃的谈资? 2025年6…

    2025年6月20日
    17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