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盈莹似乎要彻底翻身了。之前因为“太拼”被骂得很惨,现在凭借《生万物》中的表现直接打脸那些批评者,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这究竟是她的“平反”之战,还是我们对“野心”的看法终于发生了变化?
她在《生万物》中饰演的银子角色让人心疼到骨子里。那个年代,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她不得不牺牲自己。虽然倔强得让人佩服,但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被生活一点点碾压。网友都说,蓝盈莹把银子的那种外刚内柔、重情重义演活了,仿佛她就是银子本人。
35岁的蓝盈莹在一群老戏骨中不仅没有被压下去,反而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真正的实力。她绝对是实力派青衣的潜力股。然而,她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明明有实力,却因为“卷王”的标签,在娱乐圈里处处碰壁。她不太会“做人”,什么都写在脸上。
记得当年她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因为太想赢而被骂惨了。其他姐姐都想着混日子,她却像拼命三娘一样,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泡在练习室里。别人躲都来不及的挑战,她偏要迎难而上。在一个团队里,太努力有时候反而会变成“异类”。蓝盈莹的努力,反而衬托得其他人好像不思进取一样,这就有点尴尬了。
有些人能接受天才,但很难接受跟自己一样平凡,却靠努力改变命运的人。蓝盈莹偏偏是后者。她觉得C位要靠实力去争取,而不是靠卖惨。那一年,她被骂得体无完肤。其实,大家都是来参加比赛的,谁不想红呢?只不过蓝盈莹更坦荡一点罢了。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欲望,敢于竞争。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女人就应该温柔贤淑、与世无争。但蓝盈莹偏偏不是,她要强好斗,野心勃勃。所以,很多人都建议她装装柔弱,博取同情。但她拒绝了,她说:“我真的觉得自己没什么好委屈的。”
五年过去了,大家好像终于开始理解蓝盈莹了。现在再看,她简直就是大女主剧本的化身。现在的《浪姐》一季不如一季,姐姐们也越来越“摆烂”,完全没有了第一季的那种激情。这时候,大家反而开始怀念蓝盈莹那种不拼命不罢休的精神,然后感慨当年对她的误解。
对演员来说,演技才是王道。这些年,蓝盈莹不仅在《浪姐》上发光发热,还在《演员的诞生》里拿了亚军,代表作也是一部接一部。从《甄嬛传》里的浣碧,到《精英律师》里的戴曦,再到《玫瑰的故事》里的关芝芝,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蓝盈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她坚信:“做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永远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有人认为她长了一张“苦相脸”,不讨喜。但正是这种坚韧和独立,让她越来越有魅力。蓝盈莹的家庭条件其实很好,算是个“小富二代”。但她偏偏不走父母安排的路,就是要当演员。为了自己的梦想,她跟父母抗争,最终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刚到北京的时候,她经历了水土不服、长胖、爆痘、人际关系差等困难,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努力,最终实现了蜕变。
蓝盈莹一直坚信“笨鸟先飞”的道理,她知道自己资质不如别人,所以比任何人都更努力。每天早起练功,晚睡看书,终于在大二的时候开了窍。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她也早就习惯了失败。她说:“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毕业后,她演了《甄嬛传》里的浣碧,开始崭露头角。但她并没有趁热打铁,而是选择了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沉淀了八年。很多人觉得她傻,但她却说,自己的野心不是要当明星,而是要成为一个有好作品的演员。她喜欢挑战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即使跟曹骏分手后,她的事业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好。她说:“我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救赎。”蓝盈莹的故事告诉我们,野心真的不是一个贬义词。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即使被误解,即使被嘲笑,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像蓝盈莹一样,用实力证明自己,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舞台。
蓝盈莹的经历引发了很多思考。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总是太多,好像“野心”这个词,放在男人身上是褒义,放在女人身上就成了贬义。但凭什么?女性就不能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吗?就不能光明正大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吗?蓝盈莹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也让我们重新审视“野心”的含义。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6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