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在《人民日报》撰文

陈佩斯在《人民日报》撰文
编辑 | 董鑫

8月7日,《人民日报》第20版刊发文章《“长期主义”就是“戏比天大”》,作者为电影《戏台》导演、主演陈佩斯。

陈佩斯说,自己在2001年回归舞台,只要有观众看,他就会一直演,有戏演、有观众等,就是最大的幸福。

现在流行说“长期主义”,其实就是老艺人们常挂嘴边的“戏比天大”。永远把观众当明白人,别想糊弄观众。不管潮流怎么变,该守的规矩一寸都不能让。

全文如下:

从话剧《戏台》到电影《戏台》,这一路我们走了10年。说实话,10年前刚排这台戏的时候,哪敢想能演这么久啊!每次演出,我们都当作第一次演,都往戏里带点新琢磨,不是一味讨好,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在剧场里跟观众一点点磨出来的。观众在这个地方没笑,回去就得琢磨;这个地方效果好,想想节奏还能怎么更好。戏要常青,就得像以前的老艺人说的“带活气儿”。既要守住根本,又要懂得让戏“呼吸”。

我做喜剧,刚开始确实是因为热爱。年轻的时候就觉得能把人逗乐特别有成就感。但干着干着就发现,喜剧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它背后连着的是咱们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气儿。《史记》里写的“优孟衣冠”是春秋时期的讽谏故事,今天看,那是最早的喜剧表演。现在的喜剧,说到底,是在传承一种活法儿。

好的喜剧,一定是讲对人有用、对社会有意义的故事。但这个意义不是硬塞给观众的,而是藏在那些荒诞的情节里、角色的困境里,等观众自己发现。这才是我心目中喜剧该有的样子。

喜剧的厚度得往文化的根上找。我们这部戏里有很多细节。为什么戏箱不能随便坐?一个戏箱,装着上千年的讲究。拍的时候,光考据这些细节就花了大力气。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喜剧冲突得从文化土壤里长出来。我们要尊重自己所做的这件事、这个舞台。尊重了,有了敬畏心,才能更好地传承。艺术是可以创新,可以突破,但根儿不能丢。就像种树,你修剪枝叶可以,但把根刨了,树就活不成了。

我从2001年回归舞台,心里想过:离开这么多年,观众还记得陈佩斯是谁吗?但只要舞台上灯光亮起来,熟悉感和踏实感就回来了。最怕的不是观众不接受,是怕自己对不起这方舞台。我们站在舞台上,能看清每个观众的表情。观众乐了笑了,心里就有底。这个皱眉了,那个打哈欠了,这戏就得再想想怎么改。舞台就是你给它付出真心,它还你精气神。只要有观众看,我就会一直演,有戏演、有观众等你,就是最大的幸福。

从电影到电视,从电视到舞台,再从舞台回归电影,我尝试过多种艺术形式。像唱戏的行当,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味儿。最早拍电影用胶片,成本金贵,不能轻易出错,压力挺大,这种压力逼着自己在镜头前更留神些,把每处细节再磨得细些、稳些。电视这个载体能把你的表演带去千家万户。话剧舞台的反馈是实时的,台下坐着千把观众,你抖个包袱,笑声立马“砸”脸上,很过瘾。这次把《戏台》拍成电影,算是融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特色和优势。话剧的筋骨,舞台的现挂,电影的镜头语言,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里头得装着真东西。

现在流行说“长期主义”,其实就是老艺人们常挂嘴边的“戏比天大”。您看那些老戏班子,都是一代代人在“死磕”。搞创作就认一个死理儿:戏是磨出来的。我们有时候也得有这股子轴劲儿,为了一句台词能磨半宿,为了电影里一个不起眼的道具或者台词的气口较真,即使观众不会注意到,我们自己心里得门儿清。永远把观众当明白人,别想糊弄观众。不管潮流怎么变,该守的规矩一寸都不能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53147.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7日 下午4:22
下一篇 2025年8月7日 下午4:22

相关推荐

  • “小燕子”大爆,《浪姐》仍是群众八卦第一综

    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高端的综艺爆梗往往都是民间制造,去年有《歌手2024》的“五旬老太守国门”,今年是《乘风2025》(下称《浪姐6》)的“00后有自己的民间格格”。 凭初舞台《当》掀动回忆杀,随后李晟(《新还珠格格》小燕子扮演者)被00后网友封为 #民间格格# 并鼓动全网打投助其斩获官方投票断层第一,再到近日 #李晟第一# 、#李晟回应断层…

    2025年3月29日
    24600
  • 毕业于黄埔六期的祖父常常对陶喆的歌曲做一番评价

    这名年轻的国军将领正是歌手陶喆的祖父陶一珊。由于陶一珊毕业于黄埔六期,所以对黄埔军校感情很深。陶喆幼年时,陶一珊常教他唱黄埔军校军歌,要求“立正站直,气沉丹田”。陶喆曾吐槽:“爷爷把《夜袭》唱得像摇滚,我学不会还要罚站军姿!”陶一珊却得意道:“这小子嗓门亮,当兵能当司号员!” 陶一珊 陶喆15岁留起长发,陶一珊拎着剪刀追骂:“男不男女不女,像什么话!”陶喆躲…

    2025年5月6日
    26400
  • 直播卖不到25万元,汪峰带不动299元的音乐课

    文 | 电商在线 花299元,就可能成为摇滚巨星演唱会的嘉宾,加入明星团队,成为娱乐圈人士。 这个听起来不切实际的故事,来自明星汪峰的直播间。 “有很多东西,真的不是你平时能够听到、知道的。”抖音直播间中,54岁的汪峰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这位曾以《春天里》等歌曲出名的摇滚歌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未来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一边直播唱歌,一边在直播间卖起售价299…

    2025年7月22日
    21900
  • 当歌手失去自己的歌

    有些人唱着自己的歌,却无法拥有它。 邓紫棋在15岁时与前司蜂鸟音乐签下的合同,把自己所写作的歌曲的音乐作品著作权及录音制作者权全都交给了公司代理。 一首歌的制作流程里会产生很多版权,就像潮汕牛肉火锅店里的牛肉部位显示图。但总得来说至少有两个——音乐作品著作权和录音制作者权。著作权保障词曲创作,录音制作者权保障的是我们听到的录音制品。 根据邓紫棋和前司的合同,…

    2025年6月17日
    26000
  • 顶流黄子韬,将卫生巾做成明星周边

    「核心提示」顶流黄子韬“强攻”卫生巾,二手平台上黄牛将原价49.8元的组合装炒至150元以上。明星人设如何撬动50%以上毛利率的暴利市场? 作者 |高宇哲 邢昀 “希望以后当大家提到这个品牌的时候,想到的是企业家黄子韬,而不是明星黄子韬 。”5月18日,黄子韬携朵薇品牌卫生巾亮相发布会,这位偶像明星的转型心声刚刚落地,就得到了流量的承接。 当晚7点,新品开售…

    2025年5月22日
    20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