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追忆陈彼得跨越海峡的播梦人生:千曲川江人,曲终情不灭

央媒追忆陈彼得跨越海峡的播梦人生:千曲川江人,曲终情不灭

6月14日,82岁的音乐人陈彼得走完了他浅吟低唱的一生,在成都安详辞世。

“这位华语乐坛永恒的追梦人,曾以《一条路》丈量人生,借《青玉案·元夕》叩问岁月长河。那些刻进血脉的旋律,承载着他对艺术的虔诚,亦是致所有知音最深的感恩。”家人在讣告中如此写道。

少小离家远赴台湾,古稀之年落叶归根。陈彼得的离去,让海峡两岸的同胞扼腕叹息。他曾经灿烂怒放的生命,对音乐艺术的执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家国故乡的眷恋,汇成了一首穿越时空、跨越海峡的长歌。

心之所向是故乡

6月18日下午,记者踏进陈彼得位于成都西郊一个小区里的家。

书桌上的木吉他、笔记本电脑还保持着主人离家当天的样子。房子的装修朴素而简约。他的遗孀钟惠文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装着他还未来得及发行的歌曲手稿,《声声慢》《卜算子》《春夜喜雨》……她说,就在两个月前突发脑梗进医院的那个上午,他还在工作。

陈彼得1943年生于成都,原名陈晓因。儿时在父亲书斋听《阳关三叠》的时光,成为他最早的音乐启蒙。

5岁时,他跟随父母赴台,弟弟留在大陆。他成长于台湾眷村,从小耳畔都是熟悉的乡音。两岸阻隔数十年,家,是他创作中最隐秘、最执着的主题。

1988年1月,他推出个人专辑《归雁》,歌词写道:“我是一只孤雁,飞过高山,飞过大海。不知走过多少岁月多少时光……终于找到了自己出发的地方。”当年5月,游子终于踏上回乡的归途。在成都,他见到失散40年的弟弟。离别时的稚子再见已是中年。他们相拥而泣,苦咸的热泪如同海峡日夜翻涌的海水。

作为最早回到大陆演出的台湾音乐人,陈彼得在成都、重庆、武汉等地举办了20场“探亲演唱会”。成都人徐英对1988年成都城北体育场的那场演唱会记忆犹新。“那是我参加的第一场港台明星演唱会,台上的陈彼得派头十足,帅得很。”

20世纪90年代初,陈彼得移居大陆,先后安家广州、北京。但他一直念念不忘成都春熙路上的法国梧桐,喜欢韵味十足的乡音、生气勃勃的人间烟火。2019年,他叶落归根,定居成都。

2019年新春,一场特别的快闪在成都宽窄巷子上演。导演的镜头中,发须花白的陈彼得背着吉他,走出地铁站,走进古色古香的宽窄巷子街区。当他拨动琴弦,流淌而出的旋律为冬日的蓉城带来温暖的气息。

有耳朵灵的人一下子听出他弹奏的是《我和我的祖国》,当他用略带沧桑的声音唱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时,人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围拢到他的身边,轻声跟唱起来。

他们边走边唱,一直来到见山书局门口。正在这里深情献唱的成都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马薇步出书局,她拉起陈彼得的手,两代音乐人没有任何言语,一个眼神交汇,音乐不停,歌声不停,不同风格的歌声毫无违和地融为一体。

唱到情深处,他们热泪盈眶,见者无不动容。那天,上千人在陈彼得和马薇的带领下唱起《我和我的祖国》,他们中有游客,有环卫工人,有公安民警,有小朋友……大家举起双臂,跟随着队伍,放声歌唱。这场快闪也打动了无数网友,在网络上持续“霸屏”。

“事先没有任何排练,导演组只告诉了我们要走的点位,其他都是自由发挥。我和陈老师素未谋面,当音乐响起,便立刻有了默契。那是音乐人之间的默契,更是家乡情、爱国情的共鸣。”马薇回忆当天的情景时说。

家国情怀,是陈彼得作品中永恒的主题。

成都市温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梁波难忘2019年“声入岷江”乡村音乐嘉年华上的一幕。那天,陈彼得即兴朗诵献给故乡的诗句,当他念到“千曲川江人,曲终情不灭”时,突然哽咽。

“我看到了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故土时的灵魂震颤。”梁波说。

一生追梦在路上

《黑神话:悟空》火焰山章节片尾曲《不由己》中,陈彼得用沙哑却动人的声音娓娓道来:“他人不由我,枉费执着,夜半流了泪,独自看花落。”

没有梦想何谈音乐!世间的事情并非徒劳无功,有梦想才会留下执着追求的轨迹,才会留下刻录在人们心中的不朽之作。

1971年,以专辑《玫瑰安娜》出道的陈彼得,是中国台湾最早引入西方摇滚、R&B元素的音乐人,被誉为“台湾流行音乐教父”。

从艺60多年来,他作品风格多样,从激情澎湃的摇滚到柔情似水的情歌,从欢快活泼的民谣到大气磅礴的颂歌,他都信手拈来,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他的旋律或轻快跳跃,如同山间流淌的清泉,给人带来愉悦与轻松;或深沉婉转,好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他创作了近千首歌曲,《阿里巴巴》《迟到》《一剪梅》《一条路》《无言的结局》等缔造了“一曲捧红一人”的神话。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传唱至今。

他也是舞台上的常青树,80岁高龄还为演唱一首新歌,花半个月时间记旋律,背歌词。81岁,还用沙哑的嗓音将《黑神话:悟空》中那一曲《不由己》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对音乐的涉猎非常广泛,听John Mayer,也听Linkin Park。2021年,他与电子科技大学电声乐团倾情演绎歌曲《七律·到韶山》,用摇滚致敬经典,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他还热衷网上“冲浪”,仅在抖音就收藏了上千首歌曲,同时也把自己创作的新歌和乐迷分享。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唐智葳记得,在学校录音棚里,他一边弹着木吉他,一边和年轻人探讨旋律的“味道”和“气质”。“做音乐最重要的是sense、taste和feeling。”他说,“千万别做音乐机器。”

尽管曲风多变,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陈彼得的灵感源泉。

他曾用现代方式重新演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将词人笔下繁华热闹的上元节景象,与激昂的摇滚旋律别出心裁地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体验到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他还为李白的《静夜思》等多首古诗词谱曲,绵绵的思乡之情,随着优美的旋律飞舞,引发全球音乐人纷纷点赞。

他曾说:“传统文化是特别宝贵的财富,大树要有根,音乐也要有根,文化就是音乐的根!”

在陈彼得的提议下,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美育名师工作室,致力于将古诗词改编成流行音乐,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电影《异人之下》的插曲《黄杨扁担》、《黑神话:悟空》的插曲《不由己》,以及《青玉案·元夕》《小园东》,还有两个月前刚发布的专辑EP《8零后》,都诞生于这个小小的录音棚。

曲终人不散

陈彼得晚年很少接受采访,但他从不拒绝学校的课堂,从成都双流棠湖中学到电子科技大学,很多学子都听过他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和音乐梦想。

“他将家国情怀融入教育,用艺术点燃学子梦想,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都深深烙印在师生心中。”双流棠湖中学副校长任飞扬回忆起陈彼得在学校的讲座,依旧动容。

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首席专家刘惠记得,晚年的陈彼得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怕来不及了。”他常年奔波于校园、录音棚、文化活动现场。

深受陈彼得影响的唐智葳后来成为一位独立音乐人,常得到这位亦师亦友的老人的点拨。“陈老师来录音棚从不空手,每次都会带些水果和自己做的酸奶。他会在门口等我下课,就像家人一样。”唐智葳说。

成都双流区是陈彼得晚年创作最重要的地方之一,他推动当地打造古诗词音乐节,为上百首古诗词谱曲,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项目。他常说:“音乐是可以唤醒文化基因的。”

虽然早已须发花白,但他身上的“少年感”让每个与他接触过的人印象深刻。“爸爸喜欢吃自然的食物,他每天都要坚持走完15000步。他总说这样就能多陪我和妈妈几年,就能继续做他热爱的音乐。”陈与钟说。

这些日子以来,陈与钟总觉得父亲还没有走远。“他走的时候还有十几首作品没有发布,他已经把谱子写好了,有一些已经录了demo(录音样带),没有唱的我会替他继续唱。”

家人说,陈彼得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台中的家了。在成都定居的日子里,他也常常牵挂那个他生活了半生的宝岛。他常提起,希望有一天两岸不再有隔阂,分离的同胞骨肉不用再隔着海峡,吟唱那些忧伤的思乡之歌。

2024年10月,陈彼得曾在微博上敲下:“直行或是转弯,我们最终都会相见。”

曲终人不散,陈老一路走好。当未完的乐章继续在天堂奏响,您的音乐梦想将永留世间。

来源:鲍菲菲、吴光于、袁秋岳/新华每日电讯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新华娱乐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ygynd/38088.html

(0)
新华娱乐网的头像新华娱乐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0日 下午1:16
下一篇 2025年6月20日 下午1:16

相关推荐

  • 又一位外籍男星,娶中国新娘,过去还有5位,多人获得“五星卡”

    最近热播的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不知道大家追了没? 不少网友很嗑里面戚薇、李承铉这对。 节目中,两人有段甜蜜互动,尺度大也超有糖。 彼时李承铉正准备去滑雪,一旁的戚薇问对方“我今天肿不肿”。 而李承铉闻言后,也是立刻给出回应,“美”。 甚至在戚薇追问下,还开了“小车”,“美到想回房间”。 一句话,直接将一向大大咧咧的戚薇给整害羞了。 说起来,李承铉也算是娶…

    2025年4月14日
    9900
  • 邓紫棋上海演唱会主办方致歉:处理责任人!

    2025.07.16 本文字数:441,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据上观新闻,邓紫棋将于8月29-31日,9月5-7日在上海虹口足球场连开6场演唱会,大麦已有超百万人标记想看。 而在7月15日,主办方“上海蕴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隶属CMCLive华人文化演艺)在官方票务平台(如大麦网、纷玩岛)展示了未最终确认的演唱会座位图,引发歌迷强烈不满。争议焦点包括: 低价…

    2025年7月17日
    2700
  • 心痛又震撼,到现在也没缓过来

    林毓秀们在炼狱中守护的,从来不仅是旗袍、胶卷、合影这些物件本身。她们守护的是物件所承载的“生活本该如此”的信念,是个人身份的记忆,是家庭情感的纽带,是历史真相的火种,更是未来新生的希望。 作者| 冼豆豆 编辑|小白 排版|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发布初始时间:2025年7月30日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从你家门前走一遭,问你吃橘…

    2025年8月4日
    400
  • 85花转型对打!赵丽颖台词被嘲,刘诗诗成工具人,唐嫣弯道超车

    6月又放出大量新剧预告,85花赵丽颖、刘诗诗、唐嫣也是新作不断,85花近几年急于转型,这次同时剧宣现代戏,自然引起网友关注。 赵丽颖最近因为《酱园弄》和恋情绯闻的缘故,热度飙升,话题不断。新剧《造城者》的预告也吸引了不少观众。 但赵丽颖在剧中的表现并没有让观众眼前一亮,反而惹出更多争议。《造城者》由赵丽颖和黄晓明领衔主演,虽然说时代剧算是赵丽颖的舒适区,但是…

    2025年6月24日
    6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