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注:本文有剧透

《不止不休》和《热搜》之后,又一部聚焦新闻领域的电影公映。《白日之下》获得普遍的好评,以16项提名领跑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豆瓣开分8.2分,是今年少有的豆瓣过8分的院线电影。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白日之下》海报

电影由尔冬升监制,简君晋执导,姜大卫、余香凝、林保怡主演。影片讲述新闻记者凌晓琪(余香凝 饰)截获一宗有关残疾院舍(看护机构)“彩桥之家”虐待院友的线报,为了查实真相,她伪装成失智老人通伯(姜大卫 饰)的孙女潜入院舍,逐渐揭开白日之下的残酷真相。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晓琪(余香凝 饰)

电影以记者凌晓琪的视角展开叙事,观众最直接共情的是她的感受。而贯彻全片,她最强烈的情绪是“无力感”。

第一层“无力感”,是职业本身带来的。

很显然,一开始选择进入新闻行业的晓琪满怀新闻理想,大抵如新晋的后辈Jess(许月湘 饰)那样,认为记者是监督公共事务、揭露不公、保障公民知情权、守护社会正义的光荣职业。

但作为一个老记者,如今的晓琪已经不大相信这一套了,她有些心灰意冷,看上去有些“老油条”,毫不讳言自己追踪新闻是为了“揾啖食”,“使命感”不能当饭吃,她也对十年后是否还有记者这个行当保持怀疑。

新媒体对于纸媒的冲击是全球性的,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香港,这种冲击只会更为剧烈。广告收入减少、订阅人数下降等原因导致纸媒收入减少,纸媒不得不削减成本,包括减少记者人数、缩减报道范围等,直接影响了记者的工作效果和职业发展。晓琪所在的A1新闻社侦查组(相当于深度调查部),在新一波的预算缩减中,首当其冲。如果晓琪的这一次深度报道不能出彩,整个部门有可能被裁。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A1新闻社侦查组

经济压力是一方面,职业成就感的消弭是另一方面。信息爆炸时代,快速消费新闻成为常态,传统深度报道的重要性依然重要,但在海量信息中很有可能难以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令致力于深度调查和严肃新闻报道的晓琪感到挫败。就像她说的,有时辛辛苦苦跟完一个报道,却对现实没什么触动,坏人依然逍遥,这让她感到“麻木”。

不过,这种来自职业的“无力感”,也是晓琪自我解压式的吐槽,她仍然相信新闻。所以,哪怕有种种不如意,她仍然在新闻行业,仍然在侦查组,仍然对白日之下的污垢有本能的愤怒……哪怕辛苦做出的报道读者看了就忘,但晓琪还是认为读者能记住两天都好。

在接到爆料后,晓琪潜入院舍调查。爷爷在养老院自杀的事情让晓琪始终有心结,更加深了她对院舍里这群弱势群体的同理心,比如她不平则鸣,比如她在冬至日赶过来给大家加餐。

在了解到院舍里众人的生存现状后,晓琪感受到第二层次的“无力感”——来自现实的无力感。

电影聚焦的是香港私人院舍在监管不善下产生的惨剧,电影中的案例均改编自香港真实事件。包括2015年的长者遭脱光露天冲凉事件、2016年的院舍涉嫌虐待、长期捆绑事件,2016年的康桥之家前院长涉嫌与智障女非法性交获撤控事件,以及2016年的康桥之家8个月内6名院友离奇死亡事件……在电影中,经由晓琪的目光和镜头,这一幕幕重演。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老人集体在露天被脱光冲澡

观众很容易质问:为什么不把院友送到公立机构?为什么这些虐待院友的私人机构不被关停?除了把院友们送到院舍,就没有其他路径了吗?

这些无不指向制度上的不足和漏洞。一方面,政府设立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供不应求,在香港,残障人士一般需要排队15年才能等到一个公立床位,政府将一部分责任外包给私人机构。私人机构的资源同样不足——比如电影中的彩桥之家八十多名院友,仅有两人负责管理看护。这些机构纵然屡屡违规,相关部门也只是一次次警告而非直接关停,否则院友就没了去处。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私人院舍环境不佳,至少能遮风避雨

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家看护呢?电影中在不同场合中出现同一句话:“人老了就是包袱”。照顾失能老人或残障人士不仅需要经济投入,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庭成员需要牺牲工作、个人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照护,这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职业发展乃至精神状态都构成挑战。前段时间,《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刷屏,这样的困境已经是老龄化社会的普遍难题,香港要面对,我们也要面对。

电影的第三层“无力感”,来自晓琪努力的“徒劳”。

经过侦查组全员的共同努力,晓琪揭开彩桥之家的黑暗面,揭开院长章剑华(林保怡 饰)忠厚老实、诚恳真挚面具下的兽性一面——他性侵心智障碍的少女……虽然晓琪的报道很轰动,章剑华的性侵却因证据不足被律政司撤控,虽然彩桥之家终被关停,晓琪却遭受千夫所指。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可怖的章剑华(林保怡 饰)

这是电影中反高潮的一幕:雨幕低垂,晓琪穿行于人群之中,两旁聚集院友和他们的家属,彩桥之家关停,他们等待被移送到其他地方。指责的话语如同锋利的箭矢,无情地刺向晓琪孤独的身影,她的一腔热血和愿景在此刻却显得如此无力,难以抵挡那汹涌而来的误解与攻击。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被误解的晓琪

这或许才是那些像晓琪一样的记者,最难过最无力的地方。这不是说新闻是错的,也不是记者失责失职,而是新闻报道所诉诸的正义,与现实中所取得的正义,几乎总是存在着巨大落差。

尽管新闻报道可以揭示问题、引发公众关注,但它并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一定得到解决或带来实质性的变革,确保“一劳永逸”或“药到病除”。很多社会问题是复杂性的系统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可以揭示现象,却很难单枪匹马地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规则。

从受众自身的视角来看,新闻报道往往只能激发我们的意识觉醒和情绪共鸣,但将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更多的社会动员、政策支持以及个体的努力。我们很多人对热点确实是“三分钟热情”,愤怒情绪一过,好像也就不怎么关注事态进展了,自然谈不上改变。

此时,便有可能出现电影中的这类情形:正义看似到来了,但它又没有完全到来,正义帮助了人们,但它又没有完全帮到底。虐待院友的彩桥之家关停了,但这些院友确实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困境,在院舍虽然处境很糟,至少有一张床,有遮风避雨的地方,不至于流落街头。公立院舍的增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私立院舍的监管长期不足,也很难保证整个看护系统的生态会有本质性的好转。

记者明明是履行职责,明明是出于公心,明明是要守护社会正义,最终却陷入孤立无援、得不到理解与支持的境地。

电影是要向种种“无力感”妥协吗?并不。晓琪从众人的指责中穿过,走向通伯——在院舍里“装傻”的通伯其实是名智者,他看得比谁都通透。他安慰晓琪:“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字字千钧,既拯救了晓琪受伤的心灵,也给了银幕外千千万万的记者同行们很大的慰藉。

《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

装疯卖傻其实不傻的通伯(姜大卫 饰)

新闻记者在报道中持有对正义的追求,可由于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现实所能实现的正义打了折扣,记者可能因此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击,被无力感深深困扰。“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提醒了记者朋友,当他们的报道出于良知、原则和对公共利益的考量,即使可能引起某些人的不满或批评,也不应该为此感到愧疚。

优秀的新闻记者会始终怀揣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也要义无反顾去做“对的事”。做对的事,虽然不会立竿见影有最好的结果,但每一次“对”的报道都是向正义靠近的步伐,每一次的努力都有可能推动众人共同去寻求、建设和维护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社会,就像电影中的台词所说,“可能我们试过1000次都没有用,但说不定这次就会改变”。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恰恰体现了新闻记者的可贵品质,恰恰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白日之下》层层叠叠铺垫了各种层次的“无力感”,但它最终指向的,是那句在新闻界广为流传的话语,“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晓琪的报道,连同《白日之下》这部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向世界提出问题”,未必一步到位赢得完美的正义,至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不久前,电影中原型的那个性侵院长,受到法律的惩罚。

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尽管去做。

以上就是关于【《白日之下》:不要为做对的事而内疚】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新华娱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gynd.com/16651.html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华娱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华娱乐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新华娱乐的头像新华娱乐
上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3: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